一天,越越和他月龄相仿的小朋友一起玩。这时候从远处又来了一个小朋友,他自己不肯来,那个小朋友的外婆硬拉着他要他过来。大约十多分钟后,孩子的外婆抱着孩子过来了。孩子外婆一脸严肃的对孩子说:“叫人”(打招呼)。孩子趴在外婆的肩上不动。外婆急了又说:“叫人”。孩子还是不叫。大家见状就说“不叫就不叫,小孩子没关系的。”外婆说:“不叫人怎么行?”又催促孩子叫人。这时孩子哭了,已经挣脱外婆的手躺在地上打滚了。外婆不依告诉孩子这样不管用的。越妈实在看不下去了说:“阿姨,不能这样的,小孩子心里会有压力……”还没等说完。外婆就说:“压力?小孩子他懂什么?”后来,孩子还是没有叫人,大哭大喊的让外婆抱回家了。
今天,越越在肯德基玩滑梯,同玩的有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小男孩月龄似乎也与越越相仿,小女孩应该比越越小几个月。小家伙们一个接一个的滑,很开心。玩了一会,小女孩的外婆或者奶奶就叫小女孩不要玩了,让他吃蛋挞。小女孩似乎意犹未尽就不肯出来,也不要吃蛋挞。小女孩的外婆或者奶奶生气了,扯着他的胳膊就将他拉了出来,按到凳子上让他吃蛋挞,小女孩吃一口就要下来玩。外婆或者奶奶按着他不让他动。小女孩想挣脱她的手的时候,扭来扭曲的将蛋挞碰到了地上。外婆或者奶奶一个巴掌打在了小女孩的身上。小女孩哇哇大哭,刚才吃的那口蛋挞还含在嘴里呢。“你在不吃我就不要你了,把你扔在这。”外婆或者奶奶说道。小女孩继续哭。外婆或者奶奶又说:“你在哭我打死你,打死你就不管你了。”越妈心头一惊,怎么可以说出这么重的话。越妈凑过去说:“阿姨,这样对孩子,影响她的心里发育的。”“心里发育?他这么小有什么心理!”后来越妈看见外婆或者奶奶拉扯着哭泣的小女孩走了。消失在人群中。
每次看到这样的情景,心理就感觉很凄惨。看着孩子无助的吵闹、听着孩子反抗的哭声。难道尊重一个孩子就有这么难吗?不想打招呼,就不要打吗,这又不能说明什么。顶多大人丢失点“面子”而已;孩子想玩就玩吗,玩好了再吃也许吃得更多,就算这都没什么,为什么要说那么重的话去刺激那么幼嫩的心灵。物质上的补偿只要花钱就可以,心灵上的伤害也许一辈子也无法痊愈。
大人的想法往往是:小孩子知道什么,就应该听大人的,不能反抗,反抗就是无理取闹,就是不乖……。其实受到尊重是孩子将来长大后的自尊的来源。孩子儿时得到尊重、受到尊重人的教养对他以后的人际关系、人生、事业都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教育孩子要从尊重孩子入手。正确看待孩子,由衷地尊重孩子。孩子再小,也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人,孩子和大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孩子和大人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尊重的。爱,首先要从尊重开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