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刷题的流程

标签:
图片教育 |
分类: 东借西引 |
完整刷题的流程
“刷题”顾名思义就是大量地做题,题目做得多不代表掌握的解题思路就多。所以,如何做题才是有效果的呢?
首先,做题者要拆解题干里的关键词,需要先将题干中所有的关键词圈出来,并且判断关键词出现的意义,这要求做题者在之前学知识时把每章的知识点理解透彻并形成知识体系。随后,做题者需要在理解关键词的基础上找出本题的考点在知识体系中所对应的知识点。
其次,做题者根据考点在脑中搜索出可用于解答本题的公式定理或其他解题工具(模型)。这一步的搜索在刷题前期有重要的作用。搜索可用的解题工具时,做题者就能主动对解题工具进行思考和总结出做题模型(知识图谱),思考多了,自然就能在刷题的中后期看到考点时就能条件反射似的搜索出解题工具(行为主义)。前期的刻意练习为后期提升做题速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做题者需要思考解题步骤。在刷题前期,做题者的目的是培养自己的做题习惯。所以,在明确考点并选取了合适的解题工具后,要有逻辑地梳理出解题的步骤。只要做题者能够梳理清楚解题的逻辑,就能提高做题的正确率。如果做题者想当然地跳步骤解题,很容易使逻辑关系错误,导致题目做错。所以,关注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不但能够提升正确率,还能够加深对解题思路的理解。通过有逻辑地思考问题后得到的答案更不容易被遗忘。
做题者要养成把解题关键步骤写在题目旁边的习惯,这样在对答案的时候,自己错在哪里,能够一目了然。光靠脑子思考步骤,有时候会出现差错。有的时候,做题者觉得自己的思路是对的,实际上是错误的;有的时候,自以为错误的思路实际上是正确的。将每一步的思考都做好记录,会做的打钩,不会的打叉,不完全会做但又有思路的画圈。不熟悉的题干关键词要做标记,有疑惑的解题步骤可以打个小问号,不懂的选项要明确写出不理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做题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的过程,尤其是在刷题的初期,每天见得最多的就是红叉。刷题,就是为了发现问题,然后改正问题。这时做题者不要觉得未来看不到希望,熬过了初期,做题思路得到积累,知识点的疏漏得到补充,见到相似类型的题目多了,红钩的数量就会变多了。
不放过任何一个有疑惑的点,是刷题的原则。关注从审题到搜索解题工具,再到思考解题步骤的每个环节是否思路清晰,但凡有一丝疑惑,都要重视起来。
刷完一部分题目后,集中查看解析给出的思路。根据做过记录的难点,有针对性地分析答案解析。做题者在使用答案解析时,需要先理解整体的解题方向,然后根据答案的思路,一步一步地分析解题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确每一步的解题要点。对于选择题来说,每个选项的重要程度都是一样的,所以做题者需要将每个选项的对错原因思考清楚。
对照答案解析解决了难点后,做题者还需要重新思考所有错题。怎么检验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一道题目的解题思路呢?重新做一遍错题就好了。这是一个对单个题目复盘的过程,做题者再次审题时,要能够做到快速定位到考点,并且迅速反应出解题的全部关键步骤(知识图谱与知识体系之间反复进行勾连的过程)。如果做题者不能确定自己在看完解析后就能快速得出解题思路,可以先放慢思考速度,以梳理解题思路为目的,进行独立思考。直到每一道错题的思路都梳理清楚,就可以进行整体的复盘了。整体复盘的要点是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做题者让自己保持紧张感,能够迅速说出解题思路是复盘的目标。
总结:
从分析题干、审题到思考解题工具和解题思路,再到边做题边做标记,最后对错题进行整体复盘,这是有效刷题的全部关键步骤。当做题者关注到了刷题过程中的全部细节,并有耐心地解决了存在隐患的小问题,知识储备就会慢慢增加。在刷题中不断发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不能让任何知识漏洞逃过做题者的眼睛。
前一篇:浙江省2025年7月学考日程
后一篇:AI:双休政策对高中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