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人提:“如果996成为主流?”

标签:
图片文化时评it健康 |
分类: 东顾西盼 |
本博注:终于有人提:“如果996成为主流?”
百度百科:996工作制,一种违法的工作制度。996工作制是指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中午和傍晚休息1小时(或不到),总计工作10小时以上,并且一周工作6天的工作制度。这一制度,反映了中国“互联网”企业盛行的加班文化。2019年3月27日,一个名为“996.ICU”的项目在GitHub上传开。程序员们揭露“996.ICU”互联网公司,抵制互联网公司的996工作制度。这是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延长法定工作时间的工作制度。2021年3月,针对“加班文化”,有媒体表示,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每日的工作时间不能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的工作时间不能超过44小时。不管是996,还是007,都是违法行为
。8月,最高人民法院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了超时加班典型案例,明确规定996工作制严重违反法律关于延长工作时间上限的规定,应认定为无效。
996制度的本意是企业家的本性。企业管理者都知道经济效益、边际成本这一说,增加员工的工作强度无疑有利而无一害。让一个员工干两个员工的活且只需付一份工资,即便是给这个员工增加一些工资他也乐意这么干何况除了工资以外他还可以省下其他不少的费用,更何况现实的企业管理者并不会这么做。就连最基本的法定节假日的工资也没有按劳动法所说的三倍来付给员工,平时的那些加班加点也都是无偿的奉献,996制度无疑反应出的是企业家的本性要员工少拿钱多做事。
高强度的工作让35岁的中年人无法平衡工作和家庭。35岁后的中年人具有多重身份,是妻子(丈夫)的丈夫(妻子)、是孩子的父亲(母亲),是二老的儿子(女儿),何况还有来自其他各方面的压力,他们需要生活与工作的双向平衡,需要承担生活与工作双向的责任。对于这些中年人而言,
长期过度的加班会引起他们不满的情绪,甚至是降低工作效率,那么996的工作制要求显然对他们更是不合理的。
35岁以后生理上无法适应高强度的工作。35岁以后,已不在像年轻时那样可以通宵熬夜了,你的精力确实不如以前了,虽然你身体健康,但如果让你和20多岁的小伙子赛力气,你肯定要输。再简单点就是你偶尔工作加班到21点,你都会觉得自己已经承受不住了,更何况996制需要长期如此,一旦身体扛不住势必会引发一系列的疾病,甚至极度的损害健康,职场中年纪轻轻的就加班猝死的例子真的很多很多。更何况没有哪个企业愿意聘用一个身体有疾病的员工。
在正在进行的全国两会上,曾创作《芈月传》《燕云台》等多部经典作品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蒋胜男带来提案,建议加强劳动法对劳动者的休息权保护,对企事业单位八小时工作制执行情况加强监管。这一建议,冲上了热搜。“‘996’制度是导致社会就业难、生育率低的重大原因,最后结果是整个社会为老板榨取的超额剩余价值买单。”“政府部门要主动执法,劳动者也要勇敢地对加班说‘不’。”“如果加班三至四小时乃至更长,对于一些大城市的劳动者而言,是生活调整时间甚至睡眠时间都被吞噬。短期看是加大马力往前冲,但过度疲惫只干不休,必然会导致自然规律的反噬。”“希望每一位女性,能够自信、快乐、热情,同时以有为争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