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数据的“魅力”:统计与实现。

(2025-02-19 09:04:01)
标签:

图片

文化

时评

教育

it

分类: 师者语录
本博注:大数据的“魅力”:统计与实现。
大数据的“魅力”:统计与实现。

6:41-6:59
6:59-7:09
7:22-7:42
18+10+20=48

开启一段新探索,需要经历一个实践、分析、统计分析,以促进最终实现。
这个过程中做一个“有心人”,记录一下也是好的,力所能及的事。
好比做一道小学数学题:261.07-260.92-199.29=0.15-61.78.
做过了好过盲目的猜测,给自己留有余地,毕竟能回旋得宽绰。
正好高二从明天起要开启选择性必修第三册教学,第六章计数原理。
沈组从昨天及以前开启“常规‘任务’”,明天需要博主18与屠老师13代课。
根据李小组的安排,正好开始头一节两课时的教学:6.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数学是关于“数”的学科,日常生活、生产中有大量需要我们“数出”某个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数,这就涉及到“计数”;从小我们就会“一个一个地数”,但实际问题常常是复杂的,因此我们要研究学习更一般性的“计数原理”,有如计算机的“算法”,可以系统高效地解决计数问题。这就是本章的学习任务。让我们先从两个基本的计数原理开始学习之旅。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是通过“归纳”得出的,理解原理需要建立在理解“完成一件事情”含义基础上,而正确区分“分类”或“分步”是关键。在此基础上,可以综合运用两个原理解决更为复杂的计数问题:对复杂问题进行“分解”(为若干“类别”),各个击破,分类解决;对某个类别的问题再“分解”(为若干“步骤”),分步分析,然后整合。这么做的目的是分解问题、简化问题。

在两个计数原理的基础上,引出教学排列与组合这两类特殊而典型的计数问题。既是计数原理的应用,更是计数原理的升华。

其实,与(数学)教学类似,人的工作学习与生活,何尝不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大量“计数”工作?
工作的轻重缓急,学习的有张有驰,生活的甜酸辣苦,不仅在于个人的满足感与心态,也在于“大数据分析”。
好比,如果“统计”一下,对于某件事情,你分析了N种可能,记录了M个数据,分析得出的结果是可以作为“决策”“决断”的依据的,可信可行可靠。

这么做,可以“很好地规避‘某些不必要的假象与错觉’”——尽管也“可能”会失去“一些‘机会’”。

有人说博主是个文科生,但博主分明教着数学(高中),而且确实在无时无刻“理性”地思考与决策;
也有人知道博主是教数学的从而自然归为理科生,但博主骨子里外“热爱”着“文化”,人文互化。

就博主的成长体会,“文理兼备”是一个完整的人的优良素养,“理以引线”,“文以化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