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三年教学进度及统测内容安排的建议函
(2024-11-28 14:01:56)
标签:
图片教育 |
分类: 招考政策 |
关于全市普高三年教学进度及统测内容安排的建议函
各区县市教研室,全市各普高学校:
为科学安排好数学学科三年教学进度,经全体教研员讨论,现就2027届(即2024年9月1日入学)学生数学学科三年教学进度等相关建议如下。2025届和2026届学生可参照各学期实际上课时间,做好合理进度安排。
一、各学期实际教学时间(不含节假日及寒暑假)
2027届学生6个学期实际可用于上课课时大约分别为:2024学年:83+82;2025学年:117+87;2026学年:113(其中市一模前50,市一模后63,首考后约为3周)+85(其中市二模前39,市二模后46)。
二、教学进度安排及全市统考内容建议
结合普高数学学科高一第一学期期末、高一第二学期期末、高二第二学期期末、高三第一学期市一模、高三第二学期市二模等5次常规性全市统测,及学考、高考等相对确定时间,各学年时间长短等客观因素,依据新课标和《教师教学用书》,在充分吃透教材基础上,按照“进度优先于难度和广度”原则,就2027届学生三年教学进度建议及全市统测内容安排如下。
1.新课教学进度建议。国家规定课时(不含单元测试及各校拓展、作业讲解等内容课时时间)人教版必修一为70课时,必修二为66课时,选择性必修一为43课时,选择性必修二为30课时,选择性必修三为31课时。
(1)高一第一学期至必修一5.5三角恒等变换(共计63课时),同时为全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统测内容。
(2)高一第二学期完成三角余留+必修二(共计73课时)。高一第二学期期末统测内容原则上为必修一、二2册,其中必修一内容约占整卷30%,必修二内容约占整卷70%。
(3)鉴于高二第一学期时间相对较长(共117课时),建议高二第一学期基本完成选择性必修一、二、三(三册国家规定共104课时,若时间确实来不及,可适度余留至高二第二学期,但要在高二第二学期留出足够时间进行必修一、必修二一轮复习)。
2.一轮复习进度建议。建议学考和高考一轮一体化复习,在高二第二学期完成必修一、必修二(含必选3册中的导数、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一轮复习。其中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统测内容原则上为除数列、直线和圆的方程、圆锥曲线的方程三章外的高中数学其余全部内容。高三第一学期基本完成一轮复习。
基于首考对一轮复习的客观影响,各校可根据学生实际适度打破常规,选择更为有效的一轮复习策略。
3.二轮复习进度建议。市二模前完成二轮专题复习。
4.增加计算训练建议。一轮复习开始至市二模,建议各校每天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10分钟-30分钟各章节对应计算训练。
三、其它
关于数学学科三年教学进度的整体安排,总体原则为:在学考前完成必修一、必修二(含导数、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一轮复习;在市二模前完成一轮复习和二轮专题复习。
鉴于2024学年教学时间相对偏少,2025届即现高三要基于首考影响及备考时间偏少等因素提前做好预设安排。
2026届即现高二,为切实保证学考前完成必修一、必修二一轮复习,要合理调整好教学进度,必要时需适度增加周课时,或利用假期完成进度要求。2026届学生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统测内容原则上也为除数列、直线和圆的方程、圆锥曲线的方程三章外的高中数学其余全部内容。2026届学生2025学年第一学期学习时间会相对较多,要基于这一事实合理安排好教学进度,要充分用好首考后有一个月的复习时间。
各普通高中要根据以上进度建议及全市统测考试内容安排,结合学校、学生实际形成进一步细化的教学进度安排和对应教学内容难度、广度的设置。各区县市的各校三年教学进度详细安排由各区县市数学教研员牵头审核确认,市直学校由市数学教研员审核确认。
市教研院办
2014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