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若桃园刘关张

标签:
图片历史时评情感星座 |
分类: 东顾西盼 |

本博注:亦若桃园刘关张。
今天的雨果然令人心烦不已,做了明天周六加班补课的椭圆练习卷几个作业题,感觉学生应该“不太会做”,需要专门讲析。然后照旧阅读,今天读到关于刘关张结义的评论与历史正解。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一集就讲述了刘关张的相遇,并因为意气相投,约在张飞家的桃花庄园焚香跪拜,结为异姓兄弟,从此兄弟三人情同手足,生死相随。共同创下蜀汉基业。这一生动感人的结义故事,被民间广为传颂,传为佳话。可是在三国的正史《三国志》中,却只字未提刘关张三人有过桃园结义的事情。“桃园结义”无论在宋人话本元人杂剧还是后来的明清小说都是作者精心刻划的重点篇章,其实是《三国演义》作者根据民间传说以及小说情节内容所需而编造出来的。
尽管如此,由民间传说“演义”流传下来的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故事,因其不拘君臣之礼,情深义重共赴国难,兄弟情谊感天动地,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成了传统文化中忠孝节义的典范。桃园三结义,应该说正是因为其顺应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迎合了人民大众的需求,所以真不真实,存不存在,已并不那么重要,甚至远超许多历史正剧,而千古传颂,经久不息。
俗话说,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知识分子都会感叹冷漠人生。然而对照刘关张三人的深情厚谊,却是对世人结交是黄金多少来衡量感情深厚的丑恶现象最有力的反击。社会底层民众当然崇尚三结义的英雄,此正是英雄本色,天下为轻、情义为重,这才是桃园结义之所以流传千年长久不衰的原因。
民间为什么津津乐道:在以《三国志》为主的正史中,曹操其实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以刘备为首的刘、关、张、诸葛亮等也并不是正义、忠义的化身,而仅仅是当时三方政权割据中的一方而已。但在其后的几个朝代中,这两方的形象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曹操逐渐变成了奸雄,刘备一方成了正义的化身,尤其是关羽和诸葛亮更是被逐渐神化,被赋予了和皇帝平级甚至高于皇帝的地位。直至今日,我国各地的关帝庙有几千座,比孔庙还多。这个戏剧化的逆转主要是在唐、宋时期发生的,南宋时期是主要的转折点。北宋末年,在经历了“靖康之耻”后,北宋政权被金兵所灭,其残余势力无力抗战,偏安一隅,在临安(杭州)建立了首都。当时,南宋人对占据北方的金人恨之入骨。在三国时代,曹操的魏国占据的就是北方,蜀国和吴国占据的是南方,因此,在南宋时期,凡是提及三国故事时,曹操就成了人们的假想敌。无能的政府和无辜的人民都一致把对金人的痛恨转移到了曹操身上。因此人们也就更加拔高刘、关、张的正义的形象。另外,中国人向来推崇忠义、道义思想,而刘、关、张三人的故事正好满足了这个心理需求。加之,中国历史上向来把刘备作为正统的汉室宗族,曹操则被看作是篡权的奸雄,所以,人们也愿意让刘备有两个武功高强,赤胆忠心的兄弟。而《三国演义》明显是支持刘备而贬低曹操的。知道了这个历史背景,在《三国演义》中出现刘、关、张结义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实,读着读着关于正史与野史的种种事实与传说,定位生活现实,岂非事事处处时时刻不若桃园刘关张。
让你说,你信结义这回事么?你会跟谁结义么?你能结义奉行到底么?即使是至亲至近的人,抑若兄弟姐妹,抑若父母子女,更不必夫妻朋友,是否熙攘皆为利?在无关痛痒,不及利害时,称兄道弟,提姐谈妹,或者卿你卿我。一旦有利害介入,真有什么关系牢不可破?
换言之,正如评论中所言,历史长河中的桃园刘关张无论是否真有其人其事,人们更愿意津津乐谈这段情深义重的故事,真真假假已不那么重要,但如若结义然后守义真那么容易,那么普遍,何不撷取数个历史上绝对真实的义人义举义情义事?也省了后人们必须要对同类事情进行“考证”与争论。
不过,历史也好,传说也罢,网评或者随想,都不必影响每个人对身边一切美好的想象与追求。

前一篇:你好,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