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时代的印象点滴

标签:
图片时评佛学星座情感 |
分类: 留言非语 |

本博注:青少年时代的印象点滴。
难得小何起个大早,4:19,海上日出,电瓶车出行,提醒“驾驶员学会通过后视镜提醒乘客注意安全”。
沈组在小蔡老家也照例起早,微群“‘民间’工作室”发了几张青山蓝天白云的照片,特别舒服,勾起“青少年时代的印象点滴”,博主还第一次“见到”山核桃(与想象中的不一样)。真正生活本来应该有的样子。
这些情景比起“自以为节奏飞快”的城市人的生活简单得多,纯粹得多,难怪,“城里人被转晕”的人多矣!“卷”得人已经分不清东南西北中,晕在其中,还“乐”在其中,“美其名曰”“不输在起跑线上”“今日不努力,未来吃苦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殊不知,先把一个正常的孩子“卷”得失去了身心平衡,连正常的站立走路跑步跳跃都不会了,难不成“能飞”?最终往往为数不少的孩子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状况,可悲的是为数不少的家长、教师、LD、专家还振振有词“大家都这么干”,,,没有人为这种结果买单!
好在,近几年,耳边的声音逐渐起来了,“少年幼儿时期还是应该让孩子拥有点成长的乐趣与自由”,“中小学阶段在身心健康的前提下尽力而为地努力学习”,“除了全国最顶尖的少数几所大学培养出类拔萃的人才,大多数本科院校培养的还是普通本科大学生,最终决定学习、工作、生活是还是人的全面素质与情商,其实都差不了多少。”声音总好过静默。希望总是存在。
青少年时代的印象点滴。时不时会在脑子中闪现,倒不是因为沈组啊,或者其他朋友的图片提示。历历在目的痕迹不少:青年时学校食堂里站后排位置去轻触前排同学的手掌以示温暖;师范时一下课飞奔去操场东北角与老同学匆忙见个面,握个手也好;工作没几年用“BP机”在睡前发个信息问候好朋友晚安么么哒;工作几年后买了个数码相机,新奇得拿到单位给同事拍照,被责怪不能“侵犯个人形象隐私”;玩了几年的手机低级游戏中“赠送”些积分装备给“戏友”,不屑一顾或随便退还;,,,
后一篇:函数逼近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