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学习:高中数学2020修订版基本理念
(2024-06-22 08:57:11)
标签:
教育it文化 |
分类: 东借西引 |
新课标学习:高中数学2020修订版基本理念
2017年版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刚出来没几年时间,新高考改革方出台,为了适应新高考方案的实施。国家教育部对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推出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
摘选部分内容学习,结合教学实践活动,分享学习。
课程基本理念:
1.学生发展为本,立德树人,提升素养
高中数学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高中数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感悟:终究是立德树人,很多时候自己也无法解释学习数学为了什么?现在有答案了!人人需要获得良好数学教育,良好这个词语用得好,体现数学学科的层次性。不同人得到不同发展,虽然文理不分科,但是选择性课程对不同学生发展提供了不同平台。
2.优化课程结构,突出主线,精选内容
高中数学课程体现社会发展的需求、数学学科的特征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优化课程结构,为学生发展提供共同基础和多样化选择;突出数学主线,凸显数学的内在逻辑和思想方法;精选课程内容,处理好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与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强调数学与生活以及其他学科的联系,提升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数学文化的渗透。
感悟:很多时候遇到比较抽象的问题,给解释了后有学生还是表示茫然的时候,有学生答道“没有为什么,数学就是这么奇妙”。数学问题涉及方方面面,思想方法也是五花八门,很多时候真的就是这么奇妙!
3.把握数学本质,启发思考,改进教学
高中数学教学以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把握数学内容的本质。提倡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深度融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不断引导学生感悟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感悟:优秀教师很多,名师却很少。我们身边不乏优秀教师,缺少的就是善于总结提炼教学之道,形成自己独特风格,形成文字理论的老师。我们的教学还是停滞不前,以前一块黑板一颗粉笔,现在有了白板,多媒体。但是我们的教学方法还是传统讲授,用墨水笔代替了粉笔,用投影代替了板书。到底多媒体给我们带去了哪些实用性的东西,微课玩吗?几何画板演示会吗?想想脱节的太远太远。
4.重视过程评价,聚焦素养,提高质量
高中数学学习评价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更关注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业质量要求,促进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达成。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开发合理的评价工具,将知识技能的掌握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有机结合,建立目标多元、方式多样、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通过评价,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提高质量。
感悟:过程评价?这东西不好说,更不好操作。关键是得不到实质性的认可,高考录取能考查到吗?一本线,二本线,都是线。这让平时学习表现较好,但是结果不理想的学生如何才能得到认可呢?哎,必然这是一个依旧漫长的过程。也是作为一个教师应该去追求的东西呀!很多时候,教着教着就没有了方向,还是应该回归标准,学习寻路!
前一篇:是个让人心脏壮硕的六月!
后一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