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sx东来东往
sx东来东往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1,213
  • 关注人气:63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语学习:不落窠臼。

(2024-03-04 15:43:06)
标签:

图片

文化

分类: 日积月累
成语学习:不落窠臼。

成语学习:不落窠臼。

不落窠臼,汉语成语,拼音是 bù luò k jiù,意为不落俗套,有独创风格(多用于形容文章或艺术作品)。
成语典故
中秋夜,贾府在大观园中设团圆宴,众人散去后,林黛玉独自凭栏伤心流泪,史湘云来安慰她。两人转换话题,改对月吟诗联句,她们就大观园的建筑名称由来而发感慨,其中“凸碧山庄”与“凹晶溪馆”的取名不落窠臼。
成语出处
宋·吴可《学诗》诗:“跳出少陵窠臼外,丈夫志气本冲天。”
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四:“初学必从此入门,庶不落小家窠臼。”
成语辨析
【近义词】别具一格、别开生面、别具匠心、不落俗套
【反义词】因循守旧 [2]、依样葫芦、千篇一律、如法炮制
成语用法
动宾式;作主语、谓语、定语;用于形容文章或艺术作品。
示例
这“凸”“凹”历来用的人最少,如今直用作轩馆之名,更觉新鲜,不落窠臼。(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六回)

窠臼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是k jiù,是指旧式门上承受转轴的臼形小坑。出自《醒世恒言·一文钱小隙造奇冤》。
1.门臼。旧式门上承受转轴的臼形小坑。
《醒世恒言·一文钱小隙造奇冤》:“众人一齐动手,乒乒乓乓将遮堂乱打,那遮堂已是离了窠臼的,不消几下,一扇扇都倒下去。”
2.比喻旧有的现成格式,老套子。
宋 朱熹 《答许顺之书》:“此正是顺之 从来一箇窠臼,何故至今出脱不得,岂自以为是之过耶?”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吾谓填词之难,莫难於洗涤窠臼;而填词之陋,亦莫陋於盗袭窠臼。”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篇:“《铁花仙史》较后出,似欲脱旧来窠臼,故设事力求其奇。”
3.喻指地狱,牢笼。
明 屠隆 《昙花记·祖师说法》:“万人坑里,打破疑团,纔喜得离窠臼;千丈崖颠,踢翻筋斗,这遭永脱轮回。”
明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颜渊篇七》:“所以释氏自家,也把做石火电光相拟,稍为俄延,依旧入人欲窠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