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2.2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学设计

(2023-12-08 07:14:00)
标签:

教育

分类: 东借西引

5.2.2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观察猜想出两个公式,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掌握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掌握基本关系式在两个方面的应用:

(1)已知一个角的一个三角函数值能求这个角的其他三角函数值;

(2)证明简单的三角恒等式。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猜想证明的科学思维方式;

通过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思想;

通过求值、证明来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通过例题与练习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其知识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数学研究的过程,体验探索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的推导及应用。

难点: 同角三角函数函数基本关系在解题中的灵活选取及使用公式时由函数值正、负号的选取而导致的角的范围的讨论。


三、学情分析

学生刚开始接触三角函数的内容,学习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对这一方面的内容既感到新鲜又感到陌生,很有好奇心,跃跃欲试,学习热情高涨。


四、教法分析与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采取诱思探究性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提出问题,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类比、讨论、总结、证明,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在主动探究中汲取知识,提高能力。

2.学法分析:

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出发, 在教师的带领下,通过合作交流, 共同探索 , 逐步解决问题. 数学学习必须注重概念、原理、 公式、 法则的形成过程,突出数学本质。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完成填空, 观察它们的关系, 猜想它们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从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完成抽象与具体之间的相互转换

(2)思考:

         问题1:从以上的过程中,你能发现什么一般规律?

         问题2:你能否用代数式表示这两个规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来处理问题,通过观察思考,感知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2.自主学习,推导公式

(1)回忆知识:(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平方关系、商的关系

         回忆: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学生回答: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

(2)证明公式:引导学生注意:单位圆中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已知知识解决未知知识,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3.辨析讨论,深化公式

         辨析 1 思考:上述两个公式成立有什么要求吗?

         设计意图:注意这些关系式都是对于使它们有意义的角而言的。

         辨析 2 判断下列等式是否成立

         设计意图:注意“同角”,至于角的形式无关重要,突破难点。

         辨析 3 思考:你能将两个公式变形么?

         (师生活动:对于公式变式的认识,强调灵活运用公式的几大要点。) 

         设计意图:对这些关系式不仅要牢固掌握,还要能灵活运用(正用、反用、变形用)

4.小组合作,及时训练

         例 1. 第四象限角,求值 

         思考1:条件“是第四象限的角”有什么作用?

         思考2:如何建立cos与 sin 的联系?如何建立他们与 tan 的联系?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对于刚学习的知识所拥有的探求心理,让他们学习使用两个公式来求三角函数值。

         变式 1

         思考:本题与例题一的主要区别在哪儿?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 对比之前例题,强调他们之间的区别,并且说明解决问题的方法:针对可能所处的象限分类讨论。

         变式 2

         设计意图: 类比练习,已知正弦,也可求余弦、正切。

         变式 3第三象限角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与变式使学生掌握基本关系式的应用:已知一个角的一个三角函数值能负号的选取而导求这个角的其他三角函数值,并在求三角函数值的过程中注意由函数值正、 致的角的范围的讨论,培养学生分类讨论思想。突破重难点。

         例 2

         做题技巧1. 本题中体现的思想方法有:( 1)本题中运用了方程的思想方法;( 2)运用了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2. 本题的结论可以作为公式来应用:在已知某角的正切值的条件下,求该角的正弦值和余弦值

         例 3

         练习:

         设计意图: 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的灵活使用,解法多样,强化对公式的理解与认识。

5.总结反思,深化认识

         1. 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学习目标,教师再补充这样做,会检测出学生听课、分析、思考和掌握知识的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公式推导:具体算式观察猜想论证基本关系式

         公式应用:一般方法:先确定象限角再求值。分类讨论思想

6.作业布置,课后巩固: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公式,并灵活运用;分层设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