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波:素养立意视角下的高中数学试题命制

分类: 日积月累 |

4.2 深度研究,开发新题
在命题过程中致力于追求原创性,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大部分试题是来源于经典题改编、多题融合,只能通过编题、改题、变题来实现命制创新题的目的.高考题具有导向性、科学性、创新性,特别是中高难度的高考试题的题设条件具有很强的策略性,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的要求高.所以,深度研究高考题,在此基础上可以开发出更多的好题、新题和创新题实际上,在本题的命制过程中,结合高考题,文中的一稿至九稿还可以衍生很多新题、好题
4.3 反思命题,提升能力
命题是一项严肃的工作,每一道好题都是命题人、学生、教师与数学之间的一次精神交流.命题难,命原创题更难,每次命题都要经过“命题要求——命题过程——答题分析——命题反思”的基本流程,再经历编题、打磨、修改、完善、反思等程序.最后,还要合理利用考试后的反馈数据,研究答题情况,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命题能力.
作为一名教研员或者一线教师,命题工作是自己的常规工作之一,也=是体现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工作之一.高质量的试题能指引教学、提升解题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深度学习、发展教师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实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永生.一道高考数学试题的命题赏析与启示[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17(06):13 -16.
[2]陆王华.对一道高三调研试题的探究[J].中学数学.2013 (07):88 -91.
[3]徐明.小填空,大乾坤——一道统考题的命题构思与反思[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旬).2013 (06):61 - 63.
[4]任子朝.一道高考数学题的命题过程与答题分析[J].高中生.2002(10):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