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史铁生《好运设计》

标签:
图片文化佛学健康情感 |
分类: 留言非语 |
本博注:再读史铁生《好运设计》。
难得暑假安静地在家休息,换作往年“不是在家访就是在骑车家访的路上”,妻女调侃博主“何老师现在是真的在‘家访(放)’——在家放松”,哈。回想曾经顶着炎热烈日,单骑逐个家访新任教学生的每个暑假,硬生生地坚守“教育初心,不辱使命”,硬生生把书生尚显白净的肤色晒得黝黑,所有的理由只有教育意义的认定——尽管许多别的人包括教师不会这么认为。
从单位正式放暑假起,三个年级的班主任渐次确定,感谢朱校和吴主任的信任与理解,终于“不强人所难”地同意博主“在长期辛苦之后适当放松,做做自己感兴趣的教学教研,或者活动运动等”。因此,在小张多次问博主下半年是否班主任,是否高一时,“我还不知道”,“服从单位安排吧”,“在什么岗位都是工作,都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也正因此,下一年会与怎么样的一批学生结缘,待定,“坚持了十多二十多年的单骑家访应该已经从刚毕业的三(13)班就已然告停,应该成为‘江湖中的传说’了吧”。
赋闲在家,闲着没事,闲着也是闲着,会走进书房,随意乱翻几本藏书,史铁生和海子的书因其醒目和独特,而且似乎总会在人快要EMO颓废或沮丧不安时,产生特别的力量安心灵,因而,时常拿起来再读读。
再读史铁生《好运设计》,并不是偶尔,因为从小到大,总拿自己的遭遇对比史兄,尽管比他好运些,但却也好不到哪里去!如他在书中所“设计”的那样,总想着自己有“一个好脑子,一副好身体,一个家庭,然后一切心里想的美美的事”——虽然一切“好运”很难降临在自己身上,似乎所有的好事都必然属于“别人”。
如他书中的桥段:
“有健壮优美如卡尔·刘易斯一般的身材和体质,有潇洒漂亮如周恩来一般的相貌和风度,有聪明智慧如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一般的大脑和灵感。”
“不要像某些愚蠢的知识妇女,料想自己功名难就,便把一腔希望全赌在了儿女身上,生了个女孩就盼她将来是个居里夫人,养了个男娃就以为是养了个小贝多芬。
这样的母亲千万别落到咱头上,你不听她的话你觉得对不起她,你听了她的话你会发现她对不起你。她把你像幅名画似地挂在墙上后退三步眯起眼睛来观赏你,把你像颗话梅似地含在嘴里颠来倒去地品味你。”
“有知识不能只是有对物的知识,而是得有对人的了悟。一个幸运者的母亲必然是一个幸运的母亲,一个明智的母亲,一个天才的母亲,她自打当了母亲她就得了灵感,她教育你的方法不是来自于教育学,而是来自她对一切生灵乃至天地万物由衷的爱,由衷的颤栗与祈祷,由衷的镇定和激情。在你幼小的时候她只是带着你走,走在家里,走在街上,走到市场,走到郊外,她难得给你什么命令,从不有目的地给你一个方向,走啊走啊你就会爱她,走啊走啊,你就会爱她所爱的这个世界。等你长大了,她就放你到你想要去的地方去,她深信你会爱这个世界,至于其它她不管,至于其他那是你的自由你自己负责。她只有一个愿望,就是你能常常回来,你能有时候回来一下。”
“永远欣赏到人类的步伐和舞姿,赞美着生命的呼喊与歌唱,从不屈获得骄傲,从苦难提取幸福,从虚无中创造意义,直到死神和天使一起来接你回去,你依然没有玩够,但你却不惊慌,你知道过程怎么能有个完呢?过程在到处继续,在人间、在天堂、在地狱,过程都是上帝的巧妙设计。”
“连你在内,连你的肉体你的心神,都是艺术了,你这个幸运的人,世界上最幸运的人,偏偏是你被上帝选作了美的化身。”
“你一生都在追求,一直都在胜利,一向都是幸福的,但当死亡来临的时候你想你终于追求到了什么呢?你的一切胜利到底都是为了什么呢?这时你不沮丧,不恐惧,不痛苦吗?你就像一个被上帝惯坏了的孩子,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失败,从来没遭遇过绝境,但死神终于驾到了,死神告诉你这一次你将和大家一样不能幸免,你的一切优势和特权(即那"好运设计"中所规定的)都已被废黜,你只可俯首贴耳听凭死神的处置。这时候你必定是一个最痛苦的人,你会比一生不幸的人更痛苦(他已经见到了的东西你却一直因为走运而没机会见到),命运在最后跟你算总账了(它的账目一向是收支平衡的),它以一个无可逃避的困境勾销你的一切胜利。它以一个不容质疑的判决报复你的一切好运,最终不仅没使你幸福反而给你一个你一直有幸不曾碰到的--绝望。”
前一篇:有幸跟着虞特“优秀”一下
后一篇:学习: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