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影像中的诸暨孔庙

(2020-06-17 20:48:39)
标签:

转载

分类: 乡景乡事
诸暨人的圣学之地。
原文地址:影像中的诸暨孔庙作者:鱼广游
[转载]影像中的诸暨孔庙
       诸暨旧时最高的学府,很多年轻人不一定答得上来。现在就告诉你,那是诸暨孔庙,这可是诸暨古代读书人向往的地方。不错,说到孔庙,就会想到孔子。那些“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名言,实在是太耳熟能详了。
唐宋—明清时期,由于政治和文化的需要,中国各地每个州、府、县治的中心都会修建孔庙或文庙。据相关资料统计,明清时期,全国的孔庙多达1560余座,至今保留下来的仍有数百座之多,加之近年新建及分布于美国、韩国、东南亚等地的孔庙,总计超过了2000座。
诸暨孔庙,又称诸暨文庙、学宫,俗称“孔圣殿”。始建于唐天宝年间,南宋淳熙六年(1179)县令李文铸“以水患乃迁于县西百步”(旧址即今暨阳街道行政服务中心东侧)。元末毁于兵燹,明清相继修建。
同治元年(1862)因太平天国战乱,诸暨孔庙毁坏过半,光绪十一至十四年(1886—1889年)诸暨名绅孙笃祜主持重修,历三年而竣。修葺后的孔庙占地数千平方米,主体建筑大成殿坐北朝南,重檐歇山式,面宽 5间,从地面到大脊通高约19米,上下檐之间裙板用斗拱装饰,檐柱牛腿精刻狮子、大象等。整个建筑,用材粗壮,造作讲究,共用圆形石柱56根,面柱8根,进深柱7根。大殿左右两翼设东西厢庑各9间。
民国初期,诸暨孔庙辟为“诸暨县劝学所”。1945年抗战胜利后,诸暨孔庙又辟为“诸暨县城区镇中心国民学校”本部校所,1949年下半年该校改称“诸暨县立小学”。上世纪50年代,诸暨县党代会、(各界)人代会、政治协商会等重要会议及重要活动均在诸暨孔庙附近召开或举行,后来又在诸暨孔庙西侧场地建起了老县政府办公所,孔庙原有规模逐渐缩小。1980年建造文化馆大楼时,孔庙的附属建筑(戟门和泮桥、泮池等)相继拆毁。1985年9月,诸暨孔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时已辟为诸暨县图书馆馆舍)。1995年春,诸暨孔庙大成殿因多种原因面临被拆,时有专家学者杨士安、石裕堂等人极力呼吁保留,无果,是年4月不幸拆毁,甚为遗憾!
诸暨孔庙,犹如一部无言之书,千秋兴衰事,任凭后人说……
[转载]影像中的诸暨孔庙

[转载]影像中的诸暨孔庙

19517月,诸暨县第一届第三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全体代表在诸暨孔庙大成殿前的合影,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是时孔庙大成殿保留完好,檐柱上精美的狮象牛腿清晰可见。(原照存于诸暨档案馆)

[转载]影像中的诸暨孔庙
1952年11月,诸暨县第二届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全体代表在诸暨孔庙大成殿东侧的合影,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是时孔庙大成殿保留完好,周边古木参天,古韵犹存。(原照存于诸暨档案馆)
[转载]影像中的诸暨孔庙

[转载]影像中的诸暨孔庙

1958420,诸暨县人民委员会首批下放干部在孔庙大成殿右前侧的合影,前排中间者为县长何文隆,背景中大成殿的檐角和东厢房清晰可见。(原照存于诸暨档案馆)

[转载]影像中的诸暨孔庙
1959年5月1日,诸暨县城关各界人民在孔庙附近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背景中的孔庙清晰可见。(原照存于诸暨档案馆)
[转载]影像中的诸暨孔庙
1993年的诸暨城区鸟瞰,图中红圈中为孔庙大成殿。(图片选自《影像诸暨60年》一书)
[转载]影像中的诸暨孔庙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