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师大文库”入藏硕士学位论文一览表(二)(数学部分)
(2011-05-09 08:37:42)
标签:
校园 |
分类: 东顾西盼 |
序号 |
篇 |
作 |
导 师 |
专 业 |
|
|
基于和谐发展观的高职微积分教学内容整合研究 |
卢立建 |
朱伟义 |
学科教学(数学) |
|
40 |
新课程下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研究 |
李求邦 |
谢树光 |
学科教学(数学) |
|
41 |
反思性教学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
张福生 |
卜月华 |
学科教学(数学) |
|
42 |
普高数学学困生学习策略研究与实践 |
金一 |
仇秋生 |
学科教学(数学) |
|
43 |
数学体验学习教学模式研究 |
范红波 |
张维忠 |
学科教学(数学) |
|
44 |
中职数学实验教学的研究 |
何国坚 |
朱伟义 |
学科教学(数学) |
|
45 |
基于模块教学的解析几何教学设计 |
高绍央 |
张维忠 |
学科教学(数学) |
|
46 |
职高数学“自主发展”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郑谦 |
仇秋生 |
学科教学(数学) |
|
47 |
高中生数学图示语言能力的探究 |
陈荣 |
蒋亮 |
学科教学(数学) |
|
48 |
新课题背景下中学数学建模教学研究 |
梁世日 |
刘建永 |
学科教学(数学) |
|
49 |
两种初中数学新教材中新增知识的比较研究 |
陈江嵩 |
谢树光 |
学科教学(数学) |
|
50 |
初中数学中的算法及其教学实践研究 |
李绍树 |
沈自飞 |
学科教学(数学) |
|
51 |
数学教学如何走进生活 |
丁科利 |
许钦彪 |
学科教学(数学) |
|
52 |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数学观的调查与分析 |
李来国 |
徐元根 |
学科教学(数学) |
|
53 |
高中数学新教材中的数学文化 |
黄孝长 |
张维忠 |
学科教学(数学) |
|
54 |
高中数学新教材情景编写与教学研究 |
李芳 |
张维忠 |
学科教学(数学) |
|
55 |
新旧课程《立体几何》教材教法比较与研究 |
卢明良 |
张金良 |
学科教学(数学) |
|
56 |
概念图的数学教学实践探索 |
姚建荷 |
王维凡 |
学科教学(数学) |
|
57 |
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渗透的实践研究 |
叶海英 |
徐元根 |
学科教学(数学) |
|
515 |
Bernoulli移位细胞自动机的符号动力学研究 |
陈方方 |
陈芳跃 |
基础数学 |
|
516 |
关于椭圆型半变分不等式问题解的存在性及多解性问题的研究 |
韩颖 |
沈自飞 |
基础数学 |
|
517 |
二维符号动力学与细胞自动机 |
金伟锋 |
陈芳跃 |
基础数学 |
|
518 |
一类分片连续系统的动力学性质 |
林聪萍 |
傅新楚 |
基础数学 |
|
519 |
关于M-主内射模、拟主内射模、伪主内射模 |
韩仑 |
陈淼森 |
基础数学 |
|
520 |
关于半变分不等式的研究 |
唐胜忠 |
沈自飞 |
基础数学 |
|
521 |
几类微分自治系统的中心条件与极限环分支 |
潘雪军 |
刘一戎 |
基础数学 |
|
522 |
几类平面多项式系统的中心焦点判定与极限环分支 |
章丽娜 |
刘一戎 |
基础数学 |
|
523 |
m-增生算子和非扩张半群粘滞迭代算法的强收敛性 |
潘灵荣 |
王元恒 |
基础数学 |
|
524 |
双圆盘Hardy空间上的拟游荡子空间 |
肖杰胜 |
胡俊云 |
基础数学 |
|
525 |
Euclid环及其推广 |
刘纪春 |
陈淼森 |
基础数学 |
|
526 |
关于某些正线性算子的逼近问题 |
江雪娇 |
谢林森 |
基础数学 |
|
527 |
关于p(x)-Laplacian椭圆方程的非光滑问题的研究 |
潜陈印 |
沈自飞 |
基础数学 |
|
528 |
函数空间上若干线性算子的特性 |
徐丽燕 |
胡璋剑 |
基础数学 |
|
529 |
关于广义内射模和广义投射模的一些研究 |
李晓辉 |
陈淼森 |
基础数学 |
|
530 |
若干一维细胞自动机动力学行为的复杂性研究 |
陈琳 |
陈芳跃 |
基础数学 |
|
531 |
加权Hardy空间的不变子空间 |
贺长雁 |
徐宪民 |
基础数学 |
|
532 |
加权Bergman 空间上的约化子空间 |
王志杰 |
徐宪民 |
基础数学 |
|
533 |
多层中心网络的混沌同步与有序涌现 |
刘孟 |
傅新楚 |
应用数学 |
|
534 |
Lotka-Volterra系统及相关推广系统的耗散性及动力学 |
陈莉莉 |
赵晓华 |
应用数学 |
|
535 |
一类耦合二阶非线性系统的动力学性质研究 |
林路婵 |
赵晓华 |
应用数学 |
|
536 |
几类全纯函数空间上的加权复合算子 |
韩秀 |
徐辉明 |
应用数学 |
|
537 |
平面图的3染色和3可选择性 |
陆华晶 |
王应前 |
应用数学 |
|
538 |
无标度网络上SIR和SEIR模型的动力学性质 |
邵英英 |
傅新楚 |
应用数学 |
|
539 |
图的L(2,1)-标号及其算法 |
叶林 |
卜月华、金泽民 |
应用数学 |
|
540 |
(对偶)Toeplitz算子的交换性与乘积 |
朱若卫 |
于涛 |
应用数学 |
|
541 |
加权Bergman空间上的加权复合算子 |
胡小浇 |
于涛 |
应用数学 |
|
542 |
球面上二次Hamilton系统的分支及相图 |
陈强 |
赵晓华 |
应用数学 |
|
543 |
Zygmund空间上的若干算子 |
张金芳 |
徐辉明 |
应用数学 |
|
544 |
单位球上Bloch型空间的一些刻画 |
郭远丽 |
徐辉明 |
应用数学 |
|
545 |
平面图的全染色 |
沈岚 |
王应前 |
运筹学与控制论 |
|
546 |
(2+1)-维孤子方程的共振解 |
颜姣姣 |
张翼 |
运筹学与控制论 |
|
547 |
具有稀疏三角形的可平面图的3列表可染性 |
郭宏斌 |
王应前 |
运筹学与控制论 |
|
548 |
关于图的点可区别染色问题 |
朱俊俏 |
卜月华 |
运筹学与控制论 |
|
549 |
图的L(d,1)-标号 |
汤宇翔 |
王维凡 |
运筹学与控制论 |
|
550 |
非等谱孤子方程的精确解 |
褚俪瑾 |
张翼 |
运筹学与控制论 |
|
551 |
图的几类符号控制 |
仪明源 |
王维凡、吕新忠 |
运筹学与控制论 |
|
552 |
图的K-重染色问题 |
任冠峰 |
卜月华 |
运筹学与控制论 |
|
553 |
图的线性染色 |
李超 |
王维凡 |
运筹学与控制论 |
|
554 |
图的(d,1)-全标号问题 |
黄静 |
王维凡 |
运筹学与控制论 |
|
555 |
图的邻点可区别全染色和边染色 |
王艺桥 |
卜月华 |
运筹学与控制论 |
|
760 |
初中数学新教材“空间与图形”难度比较 |
黄丽虹 |
张维忠 |
课程与教学论(数学教育学) |
|
761 |
中学生函数理解水平的调查与研究 |
徐玉蓉 |
张维忠 |
课程与教学论(数学教育学) |
|
762 |
高一学生解决数学开放题认知水平的研究 |
章丽娜 |
傅克昌、杨光伟 |
课程与教学论(数学教育学) |
|
876 |
数学日记应用于数学学习评价的实践研究 |
陈淑窕 |
仇秋生 |
学科教学(数学) |
|
877 |
数学美在高中艺术类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
刘海云 |
徐元根 |
学科教学(数学) |
|
878 |
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 |
陈雪君 |
陈胜敏 |
学科教学(数学) |
|
879 |
教师反思和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发展 |
王秀英 |
朱伟义 |
学科教学(数学) |
|
880 |
职高学生有效学习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
符文芳 |
谢树光 |
学科教学(数学) |
|
881 |
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胡云亚 |
周金土 |
学科教学(数学) |
|
882 |
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
郑文红 |
刘建永 |
学科教学(数学) |
|
883 |
技师教学中强化“数形结合”的实践与研究 |
张力民 |
徐增堃 |
学科教学(数学) |
|
884 |
培养自我监控能力,提高应用题解决能力的实践研究 |
唐梅英 |
赵淼清 |
学科教学(数学) |
|
885 |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法探索与实践 |
何建东 |
许钦彪 |
学科教学(数学) |
|
886 |
农村初中数学自主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 |
洪利民 |
陈胜敏 |
学科教学(数学) |
|
887 |
高中数学新课程“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的教学研究 |
范文丹 |
卜月华 |
学科教学(数学) |
|
888 |
培养高中生构建数学知识网络的实证研究 |
吴连成 |
沈自飞 |
学科教学(数学) |
|
889 |
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方式的研究 |
蔡新莲 |
张维忠 |
学科教学(数学) |
|
890 |
基于数学文化的初中数学探究教学 |
刘芳 |
张维忠 |
学科教学(数学) |
|
891 |
初中音乐斑实行数学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研究 |
童鹏 |
李昌官 |
学科教学(数学) |
|
892 |
农村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研究 |
王海燕 |
陈胜敏 |
学科教学(数学) |
|
893 |
高中数学探究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 |
陈薛琴 |
刘建永 |
学科教学(数学) |
|
894 |
培养中职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实践研究 |
吴红萍 |
沈自飞 |
学科教学(数学) |
|
895 |
新课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
叶水爱 |
陈淼森 |
学科教学(数学) |
|
896 |
高中数学“反思性学习”策略探究与实践 |
陈勇 |
郑学良 |
学科教学(数学) |
|
897 |
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实践研究 |
杨慧 |
张维忠 |
学科教学(数学) |
|
898 |
基于数学文化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
孔白芬 |
张维忠 |
学科教学(数学) |
|
899 |
职高数学有效教学内容的探索和研究 |
徐晓芳 |
徐元根 |
学科教学(数学) |
|
900 |
高中数学课堂中开展局部探究学习的实践研究 |
潘卓 |
徐元根 |
学科教学(数学) |
|
997 |
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的案例研究 |
应之宁 |
鲁献蓉 |
学科教学(数学) |
|
1109 |
Hopf π-代数及T-代数上的Yetter-Drinfeld模 |
胡晓飞 |
李金其 |
基础数学 |
|
1153 |
高中教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对话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
熊小琴 |
鲁献蓉 |
学科教学(数学) |
|
1154 |
培养高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实践研究 |
董满意 |
蒋亮 |
学科教学(数学) |
|
1155 |
新课改下向量模块教学研究 |
周玲聪 |
傅克昌 |
学科教学(数学) |
|
1156 |
研究提高职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 |
方焱蕾 |
蒋亮 |
学科教学(数学) |
|
1157 |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职高数学分层教学研究 |
李小芳 |
徐元根 |
学科教学(数学) |
|
1158 |
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研究 |
陈陆爱 |
傅克昌 |
学科教学(数学) |
|
1159 |
高中数学选修专题《矩阵与变换》的教学探究与实践 |
夏敏 |
张金良 |
学科教学(数学) |
|
1160 |
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
郑伟 |
刘建永 |
学科教学(数学) |
|
1161 |
算法初步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研究 |
熊青厚 |
蒋亮 |
学科教学(数学) |
|
1162 |
HPM视角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 |
龙学慧 |
赵淼清 |
学科教学(数学) |
|
1163 |
基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设计 |
陆丽丽 |
沈自飞 |
学科教学(数学) |
|
1164 |
高中数学小班化教学实验研究 |
姚荣峰 |
马德尧 |
学科教学(数学) |
|
1165 |
数学教学多元评价应用研究 |
陈蜜 |
黄新民 |
学科教学(数学) |
|
1166 |
初中中等生数学学习激励机制的研究 |
陈银芝 |
傅克昌 |
学科教学(数学) |
|
1167 |
高中数学应用题探究性教学研究 |
江慧娟 |
何金苏 |
学科教学(数学) |
|
1168 |
初中阶段代数尝试教学的实践操作研究 |
诸洪良 |
蒋亮 |
学科教学(数学) |
|
1169 |
新课程数学教材中的开放题研究 |
焦晓东 |
张维忠 |
学科教学(数学) |
|
1386 |
数学课堂可视化教学研究 |
唐慧荣 |
张维忠 |
课程与教学论(数学教育学) |
|
1387 |
七年级数学教师几何PCK知识研究 |
张佳佳 |
傅克昌、 杨光伟 |
课程与教学论(数学教育学) |
|
1388 |
认知风格与样例的呈现方式对数学学习的影响研究 |
郝婷 |
张维忠 |
课程与教学论(数学教育) |
|
1713 |
Dirichlet空间上的分式线性复合算子 |
倪春燕 |
徐宪民 |
基础数学 |
|
1714 |
Dirichlet空间上的Toeplitz算子 |
高梁剑 |
于涛 |
基础数学 |
|
1715 |
π-twisted smash 余积与 π-L-R smash余积及L-R双模代数的 smash 积 |
陈刊 |
李金其 |
基础数学 |
|
1716 |
关于椭圆型方程(组)问题的解的存在性及多解性研究 |
万松强 |
沈自飞 |
基础数学 |
|
1717 |
Hardy空间上的某些Toeplitz算子的约化子空间 |
俞威新 |
徐宪民 |
基础数学 |
|
1718 |
PI-内射与强Copure-内射模的相关研究 |
胡江胜 |
陈淼森 |
基础数学 |
|
1719 |
均衡问题解与算子不动点的逼近算法 |
郑小慧 |
王元恒 |
基础数学 |
|
1720 |
关于拟线性椭圆方程组的解的存在性及多解性问题的研究 |
闪海丽 |
沈自飞 |
基础数学 |
|
1721 |
Koszul-型对象与极小马蹄引理的相关研究 |
王月峰 |
陈淼森 |
基础数学 |
|
1722 |
Hom-余代数的Hom-余模及Hom-Hopf-模结构 |
陈丹慧 |
李金其 |
基础数学 |
|
1723 |
若干周期类CA规则的复杂动力学性质 |
施伦 |
陈芳跃 |
基础数学 |
|
1724 |
变分不等式的迭代解及其应用 |
余丽云 |
倪仁兴 |
计算数学 |
|
1725 |
若干解非线性方程的高阶迭代法 |
叶巧俊 |
徐秀斌 |
计算数学 |
|
1726 |
仿射变换条件下Newton 型迭代算法的收敛性及其应用 |
凌永辉 |
徐秀斌 |
计算数学 |
|
1727 |
带有 p-laplacian 和 p(x)-laplacian 算子的椭圆型半变分不等式障碍问题的解和多解 |
常高 |
沈自飞 |
基础数学 |
|
1728 |
若干函数空间上的复合算子 |
姬小斌 |
于涛 |
基础数学 |
|
1729 |
若干类自相似集的Hausdorff维数与测度研究 |
王谦 |
何国龙 |
计算数学 |
|
1730 |
具有一倾斜翻转的粗异宿环的非共振分支 |
李晶晶 |
水树良 |
应用数学 |
|
1731 |
近似恒同网络的同步研究 |
张优优 |
赵晓华 |
应用数学 |
|
1732 |
图的杂色树划分问题 |
周淑俊 |
金泽民 |
应用数学 |
|
1733 |
图的控制数 |
吴方胜 |
吕新忠 |
应用数学 |
|
1734 |
一类平面Filippov系统的定性分析 |
张旭杨 |
水树良 |
应用数学 |
|
1735 |
一类拟四次系统的中心条件和极限环分支 |
曹亚红 |
刘一戎 |
应用数学 |
|
1736 |
图的极大独立集的计数问题 |
梁小影 |
金泽民 |
应用数学 |
|
1737 |
平面图的3染色 |
毛向花 |
王应前 |
应用数学 |
|
1738 |
细胞自动机9号和54号规则的滑翔,碰撞动力学性质 |
王明瑶 |
陈芳跃 |
应用数学 |
|
1739 |
伪压缩非自映象算子不动点的算法研究 |
宣渭峰 |
王元恒 |
应用数学 |
|
1740 |
四阶稳定耗散Lotka-Volterra方程的分类和动力学性质 |
戴灿华 |
赵晓华 |
应用数学 |
|
1741 |
图的BBC染色 |
周兰 |
卜月华 |
应用数学 |
|
1742 |
简单图的完全可定向性 |
许丰伟 |
王维凡 |
运筹学与控制论 |
|
1743 |
平面图的全染色 |
陶鑫 |
王应前 |
运筹学与控制论 |
|
1744 |
限制条件下图的极大独立集问题 |
刘雪姿 |
卜月华、 严慧芳 |
运筹学与控制论 |
|
1745 |
EKR性质研究 |
俞珍珍 |
王维凡、 张华军 |
运筹学与控制论 |
|
1746 |
平面图的3列表染色及FM分解 |
章齐君 |
王应前 |
运筹学与控制论 |
|
1747 |
局部纽立方体网络的相关性质研究 |
叶彩月 |
王维凡、 马美杰 |
运筹学与控制论 |
|
1951 |
多元文化数学课程设计 |
华崟煜 |
张维忠 |
课程与教学论(数学教育学) |
|
2059 |
错解本在高中数学反思性学习中的实践研究 |
李玉兰 |
马茂年 |
学科教学(数学) |
|
2060 |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实践研究 |
金海跃 |
张翼 |
学科教学(数学) |
|
2061 |
高中数学教师学科知识优化的策略研究 |
饶庆军 |
谢树光 |
学科教学(数学) |
|
2062 |
小学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策略研究 |
周美君 |
李昌官 |
学科教学(数学) |
|
2063 |
关于高一新生数学学习成绩分化的研究 |
庞丽丽 |
黄新民 |
学科教学(数学) |
|
2064 |
在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的研究 |
黄福泽 |
卜月华 |
学科教学(数学) |
|
2065 |
《新课标下基于信息技术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探究》 |
倪志香 |
马茂年 |
学科教学(数学) |
|
2066 |
职高数学课堂提问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探究 |
杨燕平 |
王维凡 |
学科教学(数学) |
|
2067 |
高中数学教科书中“阅读与思考”的教学实践 |
姚爱川 |
刘建永 |
学科教学(数学) |
|
2068 |
高中生对排列组合的理解 |
邵梅生 |
杨光伟 |
学科教学(数学) |
|
2069 |
初中数学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探索——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浙教版(2005年)为例 |
郑俊儿 |
黄新民 |
学科教学(数学) |
|
2070 |
高中数学新旧教材数列部分的比较与思考 |
高建华 |
谢树光 |
学科教学(数学) |
|
2071 |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
吴小秋 |
黄新民 |
学科教学(数学) |
|
2072 |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建模的教学研究 |
孟方明 |
卜月华 |
学科教学(数学) |
|
2073 |
农村高中数学课堂生成性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
吕小芬 |
陈胜敏 |
学科教学(数学) |
|
2074 |
数学文化在数学课堂中的渗透趋势和实施策略研究 |
李群芳 |
陈淼森 |
学科教学(数学) |
|
2075 |
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数学集体备课的实践与研究 |
王雪丽 |
李昌官 |
学科教学(数学) |
|
2076 |
中职学校数控专业数学校本教材研究与实践 |
叶家兴 |
郑学良 |
学科教学(数学) |
|
2077 |
初中数学实施差异性教学的研究 |
陈莹 |
张金良 |
学科教学(数学) |
|
2078 |
农村普通高中文科“数困生”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
陈雪琴 |
潘云兰 |
学科教学(数学) |
|
2079 |
新课标下课堂学习发展性评价研究--以高中数学教学为例 |
梅映雪 |
卜月华 |
学科教学(数学) |
|
2080 |
优化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 |
麻红丽 |
朱伟义 |
学科教学(数学) |
|
2081 |
新课改下高一数困生的成因分析与教学对策 |
赵永利 |
潘云兰 |
学科教学(数学) |
|
2082 |
职高数学愉快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
王华 |
何金苏 |
学科教学(数学) |
|
2083 |
近五年丽水市中考数学试卷分析与研究 |
吴汛 |
张维忠 |
学科教学(数学) |
|
2084 |
中学数学中的项目学习设计 |
郎文敏 |
张维忠 |
学科教学(数学) |
|
2085 |
《高中生数学建模调查分析及其培养》 |
陈守湖 |
赵淼清 |
学科教学(数学) |
|
2086 |
利用变式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
吴小锋 |
张维忠 |
学科教学(数学) |
|
2087 |
初中数学“情境——问题”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
章金龙 |
潘云兰 |
学科教学(数学) |
|
2332 |
不同版本高中数学新课标教材“立体几何初步”的比较研究 |
郑怡 |
张金良 |
学科教学(数学) |
|
2333 |
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案例开发与教学研究 |
程阳清 |
张维忠 |
学科教学(数学) |
|
2334 |
专业背景下中职数学教学的探究 |
吕海丹 |
周金土 |
学科教学(数学) |
|
2335 |
高中女生学习立体几何困难的成因及教学对策 |
王春 |
蒋 亮 |
学科教学(数学) |
|
2336 |
在立体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画图、识图的能力 |
范小欣 |
何金苏 |
学科教学(数学) |
|
2337 |
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目标实施策略的研究 |
陈素雅 |
马德尧 |
学科教学(数学) |
|
2338 |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情境教学有效实施的研究与实践 |
张慧玲 |
杨光伟 |
学科教学(数学) |
|
2339 |
高中数学复习课中应用导学稿教学的实践研究 |
白福清 |
杨光伟 |
学科教学(数学) |
|
2340 |
在校本教研中开展数学试课活动的研究 |
潘丽丽 |
杨光伟 |
学科教学(数学) |
|
2341 |
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
庄丰 |
徐元根 |
学科教学(数学) |
|
2342 |
高一新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分析及对策 |
陈小芬 |
朱伟义 |
学科教学(数学) |
|
2343 |
初中数学课堂促进学生参与的实践研究 |
郭凤云 |
张金良 |
学科教学(数学) |
|
2344 |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高中生元认知能力的探索 |
王黄茂 |
卜月华 |
学科教学(数学) |
|
2345 |
基于数学思维方法的学习活动 |
刘新华 |
张维忠 |
学科教学(数学) |
|
2346 |
中职数学建模教学实践研究 |
李爱芳 |
张 翼 |
学科教学(数学) |
|
2347 |
初中数学形象教学的研究 |
李河敏 |
王维凡 |
学科教学(数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