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550816765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时间的形状2053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0
博客访问:
11,932
关注人气:
121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话说绿皮火车
(2021-11-08 11:12:23)
标签:
大连
绿皮火车
历史
旅游
图片
分类:
我的作品(原创)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交通工具的进步,出行乘坐飞机与高铁已司空见惯。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快捷、平稳。对于许多不需要赶时间的旅行者,高铁无疑是不二选择。现代高铁外部线型流畅、如梦如幻,内部豪华舒适、稳如磐石。与飞机相比,高铁的路程时间在中短途上有优势。而更重要的是坐火车才有真正的旅游感觉,跟随风驰电掣的高速列车穿行在山川绿地间,时而穿过山洞,时而飞跃大桥,由一个城市到达另一个城市。
不过,随着高铁的普及,相信许多人早已把那些绿皮火车忘得一干二净了。上个世纪是绿皮火车横行霸道的年代,那时还没有高铁,而飞机对于大多数人则是望尘莫及,因此几乎所有人的出行都是绿皮火车。相信许多那个年代的人都知道火车的一挤二慢三无座。说挤就如同现在上班时间的城市地铁,甚至座位下也躺着人。那时的火车分快慢车,慢车每个小站都停,慢如蜗牛。即使是快车,大连到北京也要20个小时。至于说无座位站着坐火车10几个小时也是家常便饭。
现在的交通发展早已翻天覆地,为人们的出行带来巨大方便。但我总难忘记绿皮火车给我们带来的经历和回忆。近期去了趟北京就选择了火车,去时坐得是高铁,402元,用时5个小时。查了一下同日的K字头快车,要跑14个小时,硬座140元,硬卧250元,软卧390元。同期的飞机票最便宜的也只要300元左右。返回大连时,我终于坐上了梦寐以求的绿皮火车,走进车站远远望见那久违的绿色车厢,心中不免有点小激动。从北京上车的人不多,绿皮火车显然已经沦落到三等公民,难怪百度上说“绿皮火车是农民工和低收入者的首选”。我坐的是软卧,全程上铺都无人,与过去比并没有变化。车开动时的咣当声和车身的横晃劲如同穿越到了上个世纪。不过上个世纪的软卧车厢那可是高干的专利,记得我第一次坐软卧大概是1965年,当时我12岁,由葫芦岛探亲返回大连,父亲托两个同事关照同行。那两人一个是葫芦岛船厂的党委书记叫蒋得功,另一个是厂长叫郝少如。我之所以一直没忘记这两个人,是因为在后来的文化大革命中,两个人都受到猛烈炮轰直至文革结束。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大连西山2021
后一篇:
南京中山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