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老建筑回忆-同泰街15号

标签:
老建筑大连同泰街15号文化历史 |
分类: 我的作品(原创) |
大连的同泰街位于沙河口区珠江路至马栏河段,而15号处在靠珠江路那端,紧邻中山路。不远处就是中山公园,是个很不错的地段。我自出生至迁出在那住了30多年,有着许多难忘的回忆。
15号是个二层群居楼,楼房正面有约30多米长,前后有15米左右。整个楼层位于一个很大院子的北侧,院子有大约1000平米,正南面有大小两个门,北侧和东侧还各有一个小门。
这个楼院据说过去是日本人办的一所医院,解放后曾很长时间无人居住,1950年我的父亲及其其他一些来自南方的造船同事搬进了这所楼房,所以外界一直称这个大院为“南方大院”。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里清静、典雅,院子里草木葱茏,有一颗松树和5棵槐树。从院门至楼门是鹅卵石铺就的小路、路两侧还有长青条石护持。院子里还有个一米见方琥珀色的巨石,东侧有一口水井。整个院子有1.5米高的围墙,墙上装着0.8米高的浅绿色栏杆。由院门进入,通过两条小路分别通向楼层的南侧和西侧两个入口。南侧楼入口是正门,大门有3米宽,是那种厚实的木制大门,门上镶嵌着大幅厚玻璃。门外是石砌的楼梯,楼内地面比院子高出约1米。楼内所有室内、走廊均是地板铺就,楼梯 是木制结构,每层踏板上都镶嵌着黄铜花纹护板。在楼下还有个地下室,据说原来是锅炉房,在1958年大炼钢铁时期,连同所有的市内暖气设施都被拆除炼钢去了。所有房间都显得十分考究,应当是俄式建筑风格。这套楼房如果放在现在也算是豪华建筑了。
我家住在二楼,共有4个居室,最大的22平方米,也是我最后居住的房间。室内高度大约有3米高,天棚有雕塑的灯座。内墙有1米高的木制墙裙和暖气墙龛。6扇窗户是那种2米高的双层木窗,窗上安装了铜质把手和插销,房门是那种高大厚实的木门。房间除了朝向楼梯的入口门,还有一个朝向阳台的双层门,出了这个阳台门就是一个有50平方米大小的阳台,地上铺着紫红色方形花纹地砖。
我小的时候,这个楼里的12套居室里住着6户人家。大都是知识分子技术人员,整个楼院也保护的比较好,但好景不长,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街道人员跑来动员这些人家让出一些房间解决许多居民住房不足的问题,在那个形势下,只有惟命是从。我家最后只保留了一个最大居室。
很快这个大院热闹起来,一下搬进来很多人家,有的人家还嫌小,就把一些公共走廊和通道改成自己的居室,只保留基本通道。院子里也各自画地为牢,纷纷养鸡种田,成了自留地,偌大的院子只剩下一个人行通道,南方大院已然变成了农村大杂院。
那时的照相机极为稀有,因此留下的照片也非常少。
1986年,我搬出了同泰街15号,当年的几颗小槐树已长成20多米高、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又过了几年,同泰街15号也被拆除了,留下的只有儿时的回忆。有时我想,在拆迁改造大潮中,为什么不能保留一些城市的老建筑供人观赏与回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