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不住的春光——中医成功狙击非典

(2008-10-12 11:07:06)
标签:

林中鹏

中医狙击非典

健康

分类: 方家斋
选自林中鹏专栏

林中鹏老师简介

 

编者按:该文为林中鹏先生2003年4月27日所作,当时正是“非典”肆虐之际,林先生和贾谦等人4月15日前往广州考察后写下此文。此文未公开发表,在内部交流和部分网站发表时引起很大反响,特别是针对文中提到的医保体制问题和该文附录中提到的“龙胆泻肝丸”事件;当时网上曾使用“东海药师”之名,现特正名。

 

——中医成功狙击“非典” 

东海药师


日前,卫生部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称“非典”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然而,在随后答记者问中却又说:目前“病因仍然不明”,“仍然缺乏针对性治疗方法。”前一消息固然令人欣慰,后一声明却令人不解。既然“病因不明”且又缺乏“针对性治疗方法”,那么靠什么去“控制疫情”?

其实,不用怀疑,这位发言人陈情大体属实。疫情的确已得到控制,前日,WHO的专家们经过缜密的考察,再一次证实了这一点。然而,发言人却不肯透露,成功狙击非典型肺炎的主力军是近来备受恶意攻击的中医。至于该发言人所说“目前病因仍然不明”、仍然缺乏“针对性疗法”,也是真实的。但应该向记者指出这只是西医方面的认识。因为中医对此疫的病因、病机是清楚的;辨证论治的思路是正确的;治疗效果更是有口皆碑的。中医治疗SARS患者的平均退热时间为7天,治愈出院周期平均18天,远比其他治疗为佳。WHO专家詹姆斯博士考察过后,予以极高评价。並称:中医的经验“对在世界范围上升为常规治疗有非常大的帮助”。

中医和西医是方法论完全不同的两门完整的医学。因此,切忌以偏盖全,以为西医不明白的,中医也一定不明白。

西医的职责,简言之,就是找“病”,然后“针对性”地将其“消灭”。既然,SARS的“病因不清”,当然,所谓“针对性治疗”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只好采取各种激素、抗生素鸡尾酒式的“狂轰滥炸”。然而,由此而造成患者继发肠道菌群失调及其他“抗生素病”伤害,将不利康复。

与西医不同,中医认识到人体是具有极强自康复能力的复杂系统。当“病”入侵时,人体自康复能力在奋力抗“敌”之时,会偏离最佳状态。中医的任务就是发现自康复力的偏离並使之保持最佳。至于“杀敌”,人体健全的自康复能力足以胜任。对于SARS,由于中医的治疗目标不是直接去“杀”它,所以无须非要仔细“甄别”入侵黑客的模样。只要随时观察“证”-自康复能力偏离最佳状态的“轨迹”,並据以调整相应的修复康复能力的措施即可。由于中医无须直接“杀敌”,因此也就没有“误伤平民”的可能。故后遗症极少。
事实证明,中医在非典型肺炎的辨证论治方面已取得很大成功。截至3月底,广州某中医院共收治112例,除初期收治患者中有4例死亡外,其余108例均情况良好,且绝大部份已完全康复出院

中医认为,SARS为“温病”的一种。内因为主:南方冬春之交,气候异常而导致湿邪内伏,正气衰弱。加上疫厉之毒感染而引发。SARS的预防不难,除了注意自身及环境卫生清洁、通风外,平日常饮用白萝卜、香菜根、葱白煮水之饮料。有条件的服用“防风通圣丸”三日,每日早晚一包(每包0.93元);若觉身重易倦,加服“补中益气丸”(每包1.04元)一包。此法有散湿邪、补正气之效,价格低廉,人人均可做到。顺便一提,板蓝根无效。因为板蓝根虽有清热之力但无袪湿之能。而本病潜因为“湿邪”,而非“热邪”。
如果已经得病,则一定要请有经验的中医诊治,千万不可自作主张,滥用中、西药物。治疗关键在初期。治疗得当、及时,愈后良好,极快痊愈。参考处方列于文后附一。



误治或治疗不及时,则病情迅速转重,其势汹汹。然而只要辨证精确,处方得当,则往往有惊无险。各种情况的辩证及相应处方列于文后附二供参考。安宫牛黄丸和紫雪散为本病备之救危成药。


其实,三百多年来,中医在治疗各种流行厉疾方面已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开创温病学派的大师们如吴鞠通、叶天士等,均留下了光辉的篇章。只是近年由于不当的社会压力,中医被迫放弃了在救急、治难、抢危方面的优势而局促于“慢性病、慢慢治”的窘境。
不过,在大灾面前,中医总是能挺挺身而出,做出积极贡献的1959年,以河北、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和以广东为中心的南方,相继爆发大规模的“流行性脑膜炎”。其规模比今日的SARS严重得多。当时的中医专家们通过精确的辩证,且根据南北各异的气象、地缘条件制订了不同的治疗方案。同时,根据病情的不同发展阶段订了相应的辩证施治对策。很快就消灭了极为猖獗的“流脑”,並为后人留下了数以百计的宝贵文献。直到今天,为我们攻克SARS,仍能提供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SARS不可怕,SARS一定能攻克,这是我们的信心。这种信心来源于中国有一个极好的医疗保障战略

中国的医保战略是建立在两个医学——中医和西医,均为主流医学的基础上。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1的形式作为国策保证。完全不同于西方国家“单一西医”的医保方针。
中国医保战略实施半个世纪以来,基本成功。相对贫困的中国,以人均医疗消费为美国的1/160,而达到人均预期寿命与美国相当的水平;全国医保涵盖率,曾达到过85%,也与美国相差不远。

事实证明,我国的“两个主流”医保战略比西方的“一个主流”医保战略高明。然而,不少人,特别是某些卫生行政主管,常常误以为“与国际接轨”就是“全盘西化”。并以行政措施的方式,将西医之理作为审判中医学术得失的审判庭,干扰了医保战略的顺利执行。不久前,闹得沸沸扬扬的“龙胆泻肝丸禁令”,就是典型之一(参加本文附三)

其实,这种思潮由来已久。大学问家梁启超先生80多年前就说过:中医能治好病,但说不清道理,因此还是不科学。换言之,只要能“说清道理”的,即便治不好病,也是“科学”的。梁先生是学者,不是医生,对医保方针不可能有一言九鼎的约束力,因此说什么都可以谅解。然而,在SARS肆虐南国的今天,居然有人只顾寻找“能说清楚的道理”,而置救人于罔顾,那就难以谅解了。能“说清楚道理”固然重要,但能实际救人则更重要。总不能因为能救人者“说不清道理”(其实是说清了道理人家听不明白)而不让他们救人罢!

近来,作为弱势群体的中医,屡遭恶意中伤而无处还手,如同被困在深院里的那株老杏。不过,春天到了,一枝红杏还是伸出墙来。毕竟,春光是关不住的。

附一:

初期:症见微恶寒,甚则四肢微冷,发热,呛咳无痰,身重疼痛,肢倦,口干不欲饮,胸闷脘痞,有汗或无汗,或见呕恶纳呆,大便溏泄,舌淡苔白腻,脉濡。
治法:宣化湿热,透邪外达。
方药:三仁汤合升降散加减。药用:
杏仁12g,滑石15g,通草6g,白蔻仁5g,竹叶10g,厚朴6g,生苡米20g,白僵蚕6g,片姜黄9g,蝉衣6g,苍术6g,炒栀子6g,青蒿5g(后下)。
若湿邪较盛,发热较轻者,可用藿朴夏苓汤加减。药用:
藿香6g(后下),半夏10g,茯苓10g,杏仁12g,生苡米20g,白蔻仁6g,猪苓10g,泽泻10g,淡豆豉10g,厚朴10g,苍术6g

附二:发展期
1.湿热留恋,肺脾同病者,症见发热渐盛,呛咳,痰粘不出,汗出,胸闷,心烦,口干口苦不欲饮,呕恶,纳呆便溏,疲乏倦怠,舌苔白微黄或黄腻,脉滑数。
治法:化湿清热,宣肺。
方药:蒿芩清胆汤加减。药用:
青蒿10g(后下),竹茹10g,半夏10g,茯苓12g,黄芩10g,杏仁12g,桔梗10g,葶苈子6g,陈皮6g,生苡米30g,滑石12g,青黛6g(布包),苍术6g

2.热重于湿者,症见壮熟,汗出不解,呛咳,面赤气粗,口干欲饮,烦躁不寐,胸闷恶心,纳呆,小便黄浊,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泄肺胃之热,兼以化湿。
方药:白虎加苍术汤加减,药用:
生石膏30g(先煎)、知母12g,陈皮6g,生甘草6g,苍术6g,芦根12g,通草5g,杏仁12g,桔梗10g,黄芩10g,栀子10g,葶苈子12g,桑白皮12g,竹茹6g

3.疫邪化毒,热势嚣张者,症见状热不解,热势较甚,喘急气促,呛咳,面红烦躁,汗出,口渴欲饮,大便或结,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治法:清热凉血,泄火解毒,宣肺开郁。
方药:清温败毒饮加减,药用:
生石膏30g(先煎),水牛角30g(先煎),栀子10g,黄连10g,桔梗10g,杏仁10g,知母12g,赤勺12g,元参12g,连翘10g,丹皮10g,竹叶6g,白僵蚕10g,生甘草6
热痰甚者加瓜蒌皮30,竹沥液15ml清热化痰宽胸;神欲渐昏者,加银花、荷叶、石菖蒲宣化疫浊,芳香开窍。
此期病情较为危重,变化也快,常出现疫毒内传心包、或热动营血,甚至内闭外脱等险症,须及时救治。
(1)若疫毒内传心包,出现身热,肢厥,神昏谵语和昏聩不语,舌质红绛,脉象细数者,可用上述汤药送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散。
(2)若热入营血,见身灼热,喘促烦躁,夜扰不宁,谵语,甚至出现皮下瘀斑、咯血痰、吐血等,舌红绛,脉细数等,用清营汤(水牛角、生地、丹皮、元参、麦冬、银花、连翘)送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散。
(3)若邪盛正虚,出现内闭外脱,症见身热,昏聩不语,倦卧或汗出喘促,脉细无力,或面色苍白,汗出如雨,四肢厥逆,脉微欲绝等,用参附汤或生脉散(汤)送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