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逍遥至尊宝典》逍遥客自序及其译文

(2008-10-10 16:31:56)
标签:

逍遥至尊宝典

马国兴

中华拳术明镜录

文化

分类: 演武场

《逍遥至尊宝典》自叙原文  文:马国兴/中华拳术明镜录

 

译文如下:

 

 

译文如下:

既然到了岭南,又进了我的家门,也就获得了这部武林秘笈《逍遥至尊宝卷》。既然打开了天下第一的武技秘笈《逍遥至尊宝卷》来认真观读,乃为我与你的缘分到了。虽然你和我是隔世之人,能够按照《逍遥至尊宝卷》的功法内容修炼、运用,也就是我的传承之人了。所以,你痴心热爱武学的情况,我已经知道了;只是你还不能完全了解我及我所说的大成武技的内容而已,困难在于如何学懂《逍遥至尊宝卷》的功法内容。你既然破除千难万险来到我家,进入我的居所“逍遥府”,足见我和你的缘分极深而又久远了。我的情况就为你略述一番吧!

 

 

 

我乃是一个武术功夫的爱好者、修炼者、成功而有丰硕成果的建树者,少年的时候,就因为我的天资禀赋绝佳之难得而又难于展现其才能的上等素材。故而,佛门大师都要想收我为其入门贤徒。
久而就极为反感、讨厌这种凡俗之事。遂自号曰“狂傲生”,以此拒绝为人之徒。不是不想认人为师,只是那些要想为我师者,其道行技艺平平也;其德行操守亦不见佳呀!只知道遵从凡事俗礼而又甚为拘谨繁琐守旧,这样没有技艺功德建树的人如何能为我的老师呢?只有耽误人他之前途而已!当时就是这种情况!

 

 

 

鉴于这种情况,我就立下誓言:自创武门神技,脱却那些凡俗礼仪的拘束。于是,江湖上的人见到我的武技绝伦遂大悟而就学于我了;我的武技乃达到无形无象的神明大成艺境,故能逍遥天下而自如。鉴于此,遂自立名号“逍遥客”。多年来飘泊江湖,海上、域外,皆随我的心欲而行之;而自己之所以爱好飘泊畅游的事情,就是要寻觅一个热爱武学技艺的天资禀赋、德行操守上品的弟子。然而寻觅半生了都没有求得也,没有得意的门徒承传,我的武学绝技难以发扬光大呀!随之感觉到那些欲认我为师的弟子们,寻觅明师而不遇之苦衷、悲哀的心情了。当畅游来到岭南地区的时候,又感觉到就是有了门徒亦难以传授呀!

 

 

 

是因为居住岭南的时候,当时我的年龄已经有一百二十二岁的高龄了。乃在修炼内功之休闲的同时,又将吾之所学、所修、所用的武技功法内容以明了浅显之文字撰著成具有传播能力传授功法、艺境功能的系列文章,集成为《逍遥至尊宝卷》一册,以表达武林绝技之修炼、建体、至用的内涵,以期达到后学者发扬光大之的效果。

 

 

 

我在观读前贤历代高人、明家之武学经典著作和道学丹经之经典等这方面的著作时,皆为那些深奥复杂繁琐的文字表达这些内容的方式,后学者是难以醒悟通透的。实在是不利于后学掌握这些功法、功夫内容以至用的呀!故而,得其经典书籍亦不能指导其修炼、演习的。等到痴迷者经过多年的研究、演练,一旦醒悟透了的时候,能够充分利用这些功法、功夫建功立业的时机已经过去了,年龄已经老了。这种情况对于一个热心的武学技艺的修炼者来说,难道不感觉到是件非常遗憾的事情吗?

 

 

 

修炼武林绝技达到百体不死的“虚灵妙境”,武林绝技秘笈《逍遥至尊宝卷》的问世,乃是经过我于海上、域外飘泊、实践多年而获得的经验之总结。是书其文之虽然象似渊博复杂繁琐,乃是读之者不善于醒悟原因也。就难在如何才能读懂它呀!如果不通其理,不悟其文章字句所表达的真实功法、功夫艺境之精义,其功德艺境不可能取得成就也。其醒悟之方法只能依赖下面的歌诀内容来阐述明白了:

 

 

一个修炼武技的人,必须博学广知而又要专门涉猎《易经》这部天人合一学说的天地书;还要不要忘通达晓得从古至今的各家各种之论述的理法

 

 

 

参阅观读并通达晓得千门百派之功法谱,躬身自厚如法勤而修炼之,这才是达到百体不死的虚灵妙境之真学造就济世奇材之正确道路。

 

 

 

这方面的理法内容,并非是三言两语可以表达的清楚、明白而能让人羡慕的,如果只是将经典著作读来念去的滚瓜烂熟;不修炼内功养生之道,皆不是“伏炼”法式,故而身心皆不能潜伏于无形“道境”中修炼,也就达不到预期效果也。

 

 

内功养生之道的无形道学,本非出自孔孟儒家学说;而是出自三皇圣道的“允执厥中”之“百体仙君冥冥处”的内功养生之道的修炼之道学理法也。

 

 

 

自己之无形法身道体谓之“逍遥天尊”,其时时在不断的颐养自身。而自己之无形法身道体,随着自己的修炼其功夫境界、能力、艺境亦在不断的升华变化着;一朝悟透道的“无为,无不为”的天机:即在红尘人世间能够运用“道”的清静“无为”法则行事,则诸事皆“无不能为”矣!也就达到了逍遥客所说的“逍遥自在的道”的艺境、境界了。这就是“红尘步”的说法所蕴含的内容精旨妙义。

 

 

武林神技达到了“应物自然”的神明艺境,具备神化之功的成就,乃成就了遨游神仙境界的增添福气之艺境了。此般武门奇学绝技满足够一个人逍遥武林、潇洒人生了,一个武学修炼者的攻防功夫艺境造诣至此,自然知足无忧矣。

 

 

 

一个修炼武技功夫的人能够通透明尽《逍遥至尊宝卷》中所记录的理法,刻苦钻研,精心勤而修之,又能持之以恒的慎终如始,自然功夫有所成就;莫要作个红尘之人因为不能自觉的修炼内功养生之道,而又欲想达到全体透空虚灵妙境的神仙逍遥自在之境地,而又为了达不到的欣羡而又懊悔的只能是个哭泣的人了!

 

 

修炼者百体不死不能达到“全体透空之虚灵妙境”,就不为达到“道”的艺境。我所以著作《逍遥至尊宝卷》一书中的系列文章,乃是清楚明白的表达我的武学绝技之功法的内容,这乃是你的福气也。对于那些犹豫不决而又不重视内功修炼的人来说,就要强化自己修炼内功养生之道的功法,“建文体”才能“至道用”,才能攻防功夫艺境不断的升华而能达到自在逍遥的大成神明艺境之人;如果受“知见障”的拘束,外形之力的拘迫之,则神、意、志气就不能自在逍遥之。虽然皆为吾后学之者,可名曰:“一憾”之叹息呀!乃“遗憾”之谐音也。隐于岭南著作武学绝技之学问,吾所论之武学绝技的内容颇丰富而渊博之又专也。非其根基资质绝佳者不可能全部领悟,所以,一般的修炼者,只能领略其中之部分内容而已,亦算不错了!焉能圆满的学习、修炼都能历尽的到而得之矣!

 

 

我乃是个修炼武术攻防功夫技艺的江湖中人。吾之学问,是以武技功夫能于至用为首要。只是因你得到我的武学绝技,于你于我皆须以武技、武德为之先也。我之武学绝技要择其精华而修炼、演习之。而其内功修炼的“文建体”的文之道不可轻视之。须之时,方想起与吾于先习之,是难于大成矣!须非以此以为憾事矣!如法勤于修炼,可于三清艺境自在逍遥矣!

 

 

 

你专心的修炼、演习我这武学绝技达到大成神明艺境,你与我于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灵。再以灵神浑化清、宁,三而一之,更至于空灵的浑化归一的无形道境的时候自然会有共同的见识了,这就是你与我的会晤之时刻。希望你能够不断的发扬光大我这武学绝技!这就要求你持之以恒的勤修苦习之,以求得大成神明艺境。方能早些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徒增烦恼了,就能与我一起在道的境界里自在逍遥的生活、从事自己从事的事业来潇洒人生。以足天年,方不虚度此生矣!

 

 

下面乃论述我所独创之武学绝技,其论说的是功法也,并非单纯的论理之说法也。故对道理之内容不论述矣!只是修炼者因为在修炼、运用中完全可以自己悟透其中道理的原因也,如果运用语言表达功法的道理,则修炼者难以醒悟之。不如从功法修炼入门更为好理解呢!

 

 

夫修炼武学攻防之道,能至“大成神明”艺境者,修炼者非具有绝大之恒心、毅力,不可能安心修为之也;非身、心处在内外幽静之环境不可能修炼之;非慧心睿智秀丽资质不可能领悟之。我耗费了半生之功夫而不可能迅速求得。只有天资禀赋能够生而知之的高人,然这样的人才旷世稀少难以寻觅矣!我引之为憾也!如果见之者认为吾乃戏言,则我技于斯,绝之矣!

 

修炼武学绝技之者,其性亦喜乃为攻防功夫具有一定的修为艺境之成就和创立大成技艺的修炼、运用之功法;其亦乐意乃为自己独创之技艺、功法有所传人继承;其性情悲哀的是乃为技艺、功法之失传;其欢心的是乃后学之者能够发扬光大其技艺、功法造福于后学。基于斯理,我之武学神技、功法非旷世之奇材不可学习、修炼之功德圆满。我花数载时间精心学习其孔孟之道,求得将如何才能以文字书写的形式表明了所写之“文建体,至道用”的系列文章,以遗留给后学者,方能够广大的发扬光大我这武学绝技。我这武学绝技成为文字文章实在浅显易懂焉,你观之则能透过文字领悟本源真谛顿能达到大成神明道境;修炼、演习者达到大成艺境,你也勿须拜我作师,只要能发扬光大我这武学绝技,达到逍遥艺境,造福后学,我愿足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