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至尊宝典》:像金庸小说秘籍一样的自述
(2008-10-05 11:56:10)
标签:
逍遥客逍遥至尊宝典马国兴中华拳术明镜录文化 |
分类: 演武场 |
文:中医道论坛之中华拳术明镜录版主马国兴
明·逍遥客《逍遥至尊宝典》简介
现在,网上的有些网友,对于明·逍遥客撰著《逍遥至尊宝卷》的价值之认识,有些偏激,认为只要得到这本拳谱秘笈,就能功臻大成神明艺境,自能横步武林中而逍遥自在!其实不然,为了说明这种认识的局限性!特在此发表一些《逍遥至尊宝卷》中的内 容,可略见一斑,以释众疑。
“引言”二字为我所加,乃是本卷开场白的首篇文章。文中说:本卷乃武技书。但是,本经卷由始至终未说一个招法,未讲一招用法;始终都说的是内功修炼方法及内劲功夫的运用法式而已!
根据我的全经谱的系统观读之理解、认识,其讲丹法内容为主,而又另辟一径。确实不同于一般丹经、拳谱典集。故而,对于一般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人来说,读之犹如天书!所以,不要认为得到了这部武学秘笈,就能功成艺就了。当然,作为经典能够收藏以备四时之用,未尝不可!
-----------------------------------------------------------------------------
原文自述如下:
既至岭南,既入吾府,既获吾书。既开首典,乃为余汝之缘也。汝乃吾之隔世传人也,汝之况,吾知之。(于后,汝乃悟,吾知之游于岭南;之)是汝不悟吾。(难在(懂)之。)汝既破万险进吾之居所“逍遥府”,足见吾汝之缘深之、久之。吾之况于汝略述之。
吾乃一武者,少之时:盖因余之资质为绝佳难现之材,释者皆欲吾为徒,久而厌之。遂自号“狂傲生”,绝为人徒。欲为吾师者,其技平平也。其德亦不见佳,凡是俗礼甚拘守之,安能为师?误人之途,是矣。
吾誓自创神技,脱俗礼之拘,於江湖见吾武悟而就之,武技乃大成,逍遥天下。虽自名“逍遥客”。飘泊江湖,海上、域外、随吾心欲;己所好之事:亦欲寻觅一佳徒。半生不求,吾学难光。遂感欲吾为徒者之苦哀。游於岭南,感其有徒难授矣。
是矣!居岭南。斯时:吾之龄有二甲子余二矣!乃习文道。其为将吾之所学,以明了显浅之文以表之。
吾观前高人之作,皆为深奥复繁之字表之。后者难悟之,于其不利也。得其书亦不可习之。悟一透之时,其利时已过矣!不憾乎之?
其百体不死,经为吾于海而获之经。其文之渊博复繁,乃读之不悟也。难在(懂)焉!不通其理,不悟其文,其功不可就也。其悟之法为:
博学涉猎天地书,不忘通晓古今述。
参观通晓百派谱,百体不死奇材路。
三言两语非表慕,读来念去皆不伏。
奇学本非孔孟孵,百体仙君冥冥处。
逍遥天尊时时徒,一朝悟透红尘步。
神技就成遨仙福,此般奇技逍遥足。
明透瞭尽逍遥录,莫作红尘逍遥哭!
百体不死不为孤,吾以斯文表吾学,汝之福也。欲徒不遂,强习文道,逍遥者;受拘迫之,不逍遥之,皆为吾后学之者,名曰一憾。隐岭作学,吾学丰博(传)。非其根基资质绝佳者不可,焉能满习之?
吾乃武者江湖人。吾之学,以武为首。是因汝得吾技,於汝於余皆须以武为之先。余之学择其而习之。其文之道不可轻之。须之时与吾於先习之,难大成矣!须非以此以为憾矣!可于三清者逍遥矣!
汝习吾学之大成,汝与吾于三清有会晤之时。望光吾之武技!勤修苦习之,以求大成。早跳三界、五行,并吾逍遥之!
下乃吾独创之技,其法也,非理也。故理之不述矣!是因用者自悟其理也,表之难悟之。
夫武学之道“大成”者,非绝大之恒心、毅力不可为之;非幽静之境不可修之;非慧心秀质不可悟之。吾废半生之功而不可求。天资高者,世(古)稀难寻矣!吾引之为憾!为(乌)戏吾技于斯,绝之。
为武之者,其喜乃为成创大技,其乐乃为自创之技有传;其悲乃为技之失传,其欢乃后学之者光大其技。於斯,吾之神技非旷世(古)之材不可习之。吾花数载习其孔孟之道,求将以书明了之文,以遗后者,大光吾学。吾学为文至浅焉,汝观之则透悟顿达,习者大成。汝勿须拜吾作师,光吾学逍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