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名僧——喜禅大师
标签:
杂谈 |
喜禅受家教略识文字,出家后又在庙上读了一段私塾。他天资聪颖,好追求,对书画、乐器、拳法等方面兴趣广泛。特别是受师叔悟三以及当时一些画家(王六皆等人)的影响,16岁开始学习写竹。他以造化为师,云游南国竹乡。经鲁、皖、苏、湘、鄂、川数省后,在湖北黄岗竹林中搭草棚住有一年,仔细观察了竹子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和风晴雨露不同气候的自然形态,随时用笔蘸水在黄表纸上写生。他得到自然的启示,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但竹林中的湿气使身体受到风邪,面部因平滑肌痉挛而口眼歪斜。
http://s8/middle/5c6df44btb574f0ef17c7&690
写生归来,无钱住宿,喜禅便试作两幅中堂,请店家代售,登时被人抢购,竟还引来多人索画。后经烟台渡海回庄河。屡试身手,声誉鹊起,从此卖画,成为半僧半职业书画家。
喜禅书法擅左右握管,字迹飞逸秀丽,笔力深厚、豪迈、颇有狂草韵味。由于幼年在兴隆寺受佛教音乐的熏陶,会单管吹奏。
喜禅系统研读过经、律、论三藏典籍,但他欣赏六祖慧能所主张的“佛在自性中,顿悟便成佛”的禅宗论点。他认为传统佛教的读经、念佛、坐禅等一系列修习功夫并无重要意义。因此他不受佛门黄卷青灯陈规约束,不礼佛、不茹素。他主持青龙山双泉寺后,便更加不拘于佛门教法,常常活动于社会各阶层,遂用“喜禅”为法号以示喜爱禅宗主张。
在日伪统治时期,喜禅利用日伪官吏皆欲索画的心理,曲折地解救人民的困危。1933年伪青堆警察署关押了两名当救国军的农民,意欲杀害,正值“指导官”桑原正治向喜禅索画,他乘画竹之机,向桑原将二人保释。1934年,姚屯姚振英的儿子加入抗日便衣队,寇半沟警察署将其父子一起逮捕,关进瓦房店监狱。姚女到双泉寺跪求喜禅,索画救父。他毅然步行到瓦房店,经人介绍,给伪官员画竹一个多月,最后保出姚振英。喜禅一生画竹,作品遍及辽、吉、鲁。部分作品流传到日本、韩国。喜禅50多岁吸食鸦片成瘾,解放后改嗜白酒。1953年病逝于大营青龙山双泉寺,终年72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