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名僧——大休法师
标签:
杂谈 |
http://s11/middle/5c6df44bhb56c938fbcaa&690
大休(1870—1932),蜀僧,他17岁在南岳出家,后历时20年朝拜全国名山大川,足迹遍历16个省区,先后住持杭州圣水寺、富阳天中寺、孤山寺照胆台、苏州洞庭西山包山寺、龙池庵、寒山寺等江南寺院名刹,成为清末民初时期临济宗的一代名僧。他兼通琴诗书画,尤善画石。当时江南寺院名刹,都以张挂大休的巨幅画作为荣。
http://s6/middle/5c6df44bhb56c9e456835&690
1923年,大休大师从龙池庵来到寒山寺任住持。当时寒山寺日久荒秽不治,经他不遗余力募款修葺,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就使寺貌一新,颇具规模。《苏州市志》载:1931年“有屋40间。”
1925年3月,康有为到寒山寺游玩,见大休正在募修藏经楼,即欣然题诗:
曾踏天台入化城,寒山频到听钟声;
大休又饶丰干舌,更建经楼续国清。
落款是:“大休开士及主寒山寺,修募建藏经楼以扬法化,天游化人康有为。”这一珍贵的墨宝至今仍秘藏于寒山寺藏经楼里。
1928至1930年,大休完成了驰誉画坛的“百怪图”杰作,所画山石奇诡多致,李根源、张一麟、金松岑、吴湖帆、周梦坡等著名人士鉴赏后,均留有题跋文字,庞莱臣(字虚斋)题赞为:“大休和尚足迹半天下,其所写山川树石,皆取天地间真境,不乞灵于前人粉本。”
http://s14/middle/5c6df44bhb56c9f4c794d&690
(宣化上人述)在苏州灵岩山,遇着一位大休和尚。“无大无小无内外,自休自了自安排”,正是大休和尚真正放下的写照。
在苏州灵岩山,我遇着一个真正放下的和尚。这个和尚是参禅的,一天到晚参禅打坐。他的名字叫什么呢?叫大休。他真是个“大”休,不是个“小”休。他自己把一切都预备好了,这叫“大”;“休”就是休息的休,什么都不作了。为什么呢?他自己修行,自己了道,自己把身后的事情都预备好了,也不麻烦人,这多简单!你看,这个人多解脱!
他给自己造了一个坐着的石棺,这叫坐罐;一般人死了,是躺到棺材里头。他自己在苏州灵岩山后面的天平山,石壁上凿一个洞,这洞正能坐下一个人,他又用石头造了一个门,可以开关。他把这个罐作好了,他自己就坐进那石壁里,结上双跏趺坐,把石门关上,自己就在那儿入涅槃了,就了了!谁也不用,自休。自了自安排,自己安排自己的事情。他在门的旁边,造了一幅对联:“无大无小无内外,自休自了自安排。”说没有大也没有小,没有内也没有外,自己休,自己了,自己安排。他这种境界是不可思议的境界!、
http://s6/middle/5c6df44bhb56ca05b7a85&690
印光法师很推崇这位大休禅师。我到过苏州那个地方,去拜见大休禅师,他真是休了,连眼睛也不睁开看看人。我去到那儿,给他叩头,他一句话也不讲。为什么呢?他自休自了自安排了,无障无碍。他没有徒弟,没有麻烦的事情,所以这真是放下了,这就叫无挂碍。有徒弟,就有挂碍,将来的麻烦还不知有多少呢!不过我不管它,麻烦也就是不麻烦,挂碍也是无挂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