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被职场新人误解的三句话

标签:
职场新人潜规则晋升领导交友孟尝君秦昭襄王杂谈 |
分类: 网湖论道 |
职场,对于很多应届毕业生而言,是一块完全陌生的土地。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有着太多太多难以理解的潜规则,有些人很快就能领悟到,从此便有了良好的事业开端;有些人,终其一生都没有真正领悟到;还有些人,看似很快领悟到,事业的开端也很好,但最终的结局却很悲惨……
在职场中,有很多常见的话,这些话的背后往往包含着微妙的职场潜规则,一旦误解,很可能会抱憾终生。
一、多做事,少说话
这句话在职场中出现的频率最高,对职场新人而言,无论是领导,还是老同事,都会经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
很多新人觉得很有道理,便照着这句话去做,可结果却与自己的预期大相径庭。
新人们不久就会发现,自己埋头苦干,做得再好也于事无补,因为领导往往认为自己只能做这些基础性工作,等别人都走向了更高的岗位,自己还在原地踏步、勤奋耕耘!
为什么如此认真,还不能晋升呢?
主要原因是职场新人对这句话有误解。他们往往将“多做事,少说话”误解成天天埋头做事,其他什么都不管。好像学生时代一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如果真是那样,就危险了。
——“多做事,少说话”是什么意思?是让新人只埋头做事吗?
当然不是!“多做事,少说话”的意思是指多做你该做的事,少说你不该说的话,绝不是指不该你做的事你也做,该你说的话你也不说!
就做事而言,很多新人每天坚持多做事,甚至连别人的事也抢着做,结果往往是吃力不讨好!因为别人未必都会感谢你,一旦遇到了小人,反而会认为你太能,借机给你设陷阱。结果往往是自己吃了苦,还要担责任,同事无赞语,领导又批评。
就说话而言,这方面的学问其实比做事还大。著名杂志《演讲与口才》研究的就是说话方面的学问。
一个人的语言能力,是所有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当代社会很多单位都要面试的原因之一!
职场新人,人微言轻,本来话语权就非常少,如果自己再主动放弃一些话语权,就会非常被动,将来一旦出了什么闪失,连为自己申辩的机会都没有!所以说,一个人如果在职场中丧失了话语权,这是极其危险的信号!
除此以外,一个人一旦不善于说话,那么自己的能力也无从体现。因为一个人有能力是要被别人发现的,这个被别人发现的过程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
怎样被别人发现?
捷径无非两条:①学会和人交流;②学会在该表现自己的时候,大胆地以演说的方式表现自己,展现出自己的才能与自信。
能够做好份内事,适当地帮助别人;能够应付前进中的小人,适当的时候表现自己,才是职场新人的晋升之道!
二、好好工作就有前途
这句话也是当代职场中常见的话,很多企业开展培训时也反复强调这句话。
这句话有错吗?当然没有,可问题是很多人在现实中好好工作,却不受上司赏识,不但没有前途,一旦裁员,很可能还是首先考虑的对象!相反,有些人工作业绩一般,却能很快提拔。
为什么?
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工作业绩≠职务晋升”。或者说,职务晋升在很多时候都有领导因素、人情因素,绝非工作业绩一个层面这么简单。
当代社会,很多领导都有水平,绝对草包式的领导在当代社会并不多。但当代社会,真正像秦昭襄王、汉高祖、唐太宗那样高水平的领导也不多!
高水平的领导往往不会苛求生活,他们只看重业绩,如果你是一个事业上的强者,那么高水平的领导将会拥有更强的包容性,将你破格提拔!相反,中、低水平的领导往往不看重业绩,而看重生活,他们看一个人行与不行,往往难从公心出发,而是从私心出发,凭个人喜好来用人。这样一来,就造成了识人、选人、用人上的一系列误区。其中,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喜欢一个人,难免爱屋及乌;讨厌一个人,难免求全责备。
比如,领导真喜欢一个人,即使这个人业绩不行,一些事情甚至做得不好,领导也会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他犯一点小过失,是因为他平时承担的多嘛!以后多历练历练就好了。”相反,如果领导讨厌一个人,即使他的业绩突出也无济于事。因为领导会说:“干得好是应该的,你难道不应该比学先进、赶超先进吗?”一句话就将对方打蒙了。
职场中什么样的领导都有,新人绝不能苛求自己的领导,因为你终其一生很可能都遇不到自己期盼的那种高水平领导!因此,如果遇到了中、低水平的领导,那么,新人的选择只能是学会和这样的领导相处。不仅让领导在工作上认可你,更加要在生活上认可你!努力使自己成为领导生活中的朋友,因为在这种形势下,生活已经比工作更加重要!
三、多个朋友多条路
这句话不仅在职场中很流行,在社会生活中也很流行。
很多职场新人看似对这一点理解很透,一直按照这句话去做,工作之余大量的时间都用在应酬上。今天陪你打麻将,明天陪他吃酒席,后天又陪某某去泡澡……一时间好像交了很多朋友,深得周围人的认同。但不久就会发现,这些朋友往往只能帮自己一些小忙,真遇到大困难,他们经常帮不了自己,有时甚至还会害自己。
为什么?
答案很简单,——职场其实就是名利场,在这样的场子里,逢场作戏多,推心置腹少!职场新人千万不可将一些交际、应酬的事情当真。真正的朋友是以情相交、以心相交,绝不是打麻将、吃酒席、泡澡等交出来的,麻将桌、酒席桌、澡堂里的感情,都不可靠!
况且,在职场中,别人能够帮你,确实有时是出于友情,但也不排除是出于自身利益。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英国著名政治家本杰明·迪斯雷利也曾说过:“没有永恒的敌人,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别人帮你必须满足两个前提:①他帮你不会给自己惹祸;②事情闹得还不是太大。事情小的时候可以帮,一旦闹大了,就必须公事公办!
因此,人在职场,主要还是靠自己,只能适当地寻求别人的帮助,绝不能过分依赖别人!千万不可过分迷信一些所谓的“交际”!
以交友而言,“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齐国孟尝君可谓交际明星。他的幕府中有很多门客,可一旦孟尝君在政治上失意,这些门客却大部分开溜!后来孟尝君被重新启用,这些人又厚着脸皮来蹭饭吃!要说交情,张耳和陈馀曾经是刎颈之交,后来不照样你死我活!项羽和英布是从战场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老战友,英布最后不照样和项羽翻脸!刘邦和卢绾是发小,卢绾后来不照样反了刘邦!……
——人,就那么回事!人心易变,世态炎凉!大利面前无亲情!大难临头各自飞!……
职场中交际、应酬不可少,但不可过于迷信这些。朋友分为四种:①志同道合(这样的人很难找);②志同道不合(可以合作,但在生活上要保持适当距离);③志不同道合(可以成为生活中的朋友,但不可共同创业);④志不同,道也不同(这样的人最多,没有办法,和这样的人交往,纯属逢场作戏)。
因此,职场新人切不可对一些“朋友”过于信任。朋友不在多,关键在质量。有些人主动投桃,意在报李,带着个人欲望来靠近你,一旦个人欲望满足不了,很可能会害你,投出去的桃子,很可能会变成炸弹!
因此,多交良师益友,不交狐朋狗友,工作之余,多做能够提升自己能力的事情,不要将业余时间全部消耗在交际场上,才是职场新人放眼长远的发展之道。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