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争雄在今朝(1)
(2010-01-05 14:15:18)
标签:
战国争雄在今朝博客连载文化杂谈 |
分类: 战国争雄在今朝 |
前
当今世界,国际关系错综复杂,各大利益板块争相角逐世界舞台。随着2009年12月1日《里斯本条约》的正式生效。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欧洲一体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欧洲实力将日渐增强,似乎世界上又多了一个能够和美国相抗衡的力量。
——事实上是否真的如此呢?
在我看来,当今世界表面上有很多国家,其实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只有8个,分别是美国、俄罗斯、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中国和印度,其余国家根本上不了台面!
这种格局有点类似于中国的战国时期,在战国时期确实有很多国家,除世人皆知的“战国七雄”外,还有卫国、薛国等小国家。然而,仔细研读史料,就不难发现,在史料中,更多地还是提及大国的历史,很多小国的史料鲜被提及,甚至随着时光的流驶,一些小国的史料已经遗失。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小国的历史本来就无足轻重,或者说在充满竞争的年代里,小国的点滴事件基本是可以忽略的。
这从侧面显示出一个道理,即国家多,并不意味着就是“多极世界”,衡量所谓的“极”,不是看多少,而是看实力。
仔细分析当前的世界格局,就会发现,如今的世界,可谓是“战国争雄”的翻版。
一
当今的美国,与历史上的秦国有太多的相似点。
尽管秦国有着太多太多的不足,但毫无疑问,秦国依然是战国时期政治最为开明的国家。
秦国是后来才分封的诸侯国,论资历,它不如齐国、燕国,甚至还不如郑国。况且秦人最初只是从周平王那里拿了一份空洞的诏书,一直到秦穆公时期,秦人才有了自己真正意义上的封地。
可正是这样的逆境,造就了秦人不畏艰难、勇于进取的精神。他们克服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困难,走上了变法图强的金光大道。
自商鞅变法以后,秦国无论是政治秩序、经济秩序、文化秩序还是生活秩序,都有着相应的非常严厉的法律约束机制。秦国社会是一个非常严肃的社会,是一个积极奋斗、勇于争先的社会。也正是由于此,山东六国的士子才不断放弃故土,到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的秦国去寻求发展。
历史上的美国同样如此,它长期处在一个被世界遗忘的角落,有的只是落后的美洲土著。当102个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来到这里时,谁都不会想到,他们居然会开创出后来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美国巧妙地嫁接了欧洲文明,在后来的发展中,它又巧妙地接纳了亚洲文明和非洲文明。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移民给美国带来的不仅是劳动力,还有精英、科技、文明……这些都使美国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使它能够海纳百川、取长补短。
如今的美国,已成为世界各国高层次人才向往的创业热土。越来越多的社会精英,到美国寻找自己的人生之梦。
哪个国家的人才集中度高,就证明哪个国家就最为开明。这是亘古不变的定律。
美国的优势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一、人才和产业优势。随着各国精英越来越多地向美国流动,新型产业越来越多地向美国集中,美国已成为无可争辩的人才集聚地和产业集聚地,这为美国立足强国之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军队优势。自罗斯福新政以后,美国本土的“孤立主义”已越来越淡化,美国越来越多地干预世界事务,越来越频繁地参与世界“维和”战争,不管这些“维和”的动机如何、效果如何,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美国在不断“维和”的过程中,军队的实战能力得到持续提升,这一点是很多长期处于和平时期的国家所不能比拟的。三、体制优势。尽管很多人不认同美国,但如果你真到了美国,就会发现,那确实是一个高度民主的国度,那里的人民确实素质很高。尤其是奥巴马的上台,标志着如今的美国已经越来越开明,越来越量才录用,决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种族歧视”。美国的体制机制很健全,且制度执行力相当高,就连我们的祖国也在不断地向美国学习。四、地理优势。美国的地理优势十分明显,它的本土三面环海,且有夏威夷群岛作为太平洋军事屏障,这些优势都使得美国本土具有极高的安全性,除早期殖民年代外,世界上至今没有一个国家能打到美国本土。
面对上述优势,其他国家只应该有紧张情绪,哪里还能盲目乐观!
——可事实却相反。
现在,世界各国有不少媒体宣称美国的实力正在下降,理由是美国受战争困扰,经济下滑、社会危机日渐加重等,还列举了一大堆生怕你不能信服的数据,甚至最后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美国最终要推出大国舞台!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数据往往是最容易迷惑人的东西,即使数据是真实的,也不能代表全部。欧洲一些发达小国有的是数据,可一旦大规模战争来了,他们应付得了吗?美国究竟会不会退出大国舞台,这不是你应该考虑的问题,你应该考虑的是自己的国家能否稳稳当当地站在大国舞台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