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拔見血 羽絨衣殘忍挨批

标签:
杂谈 |
分类: 动物朋友 |
羽绒-穿上让人暖意洋溢,但可知道这份温暖,其实是白鹅、灰鹅活生生任人「凌迟式」在身上拔呀拔,一撮一撮为人类换来的?动保团体Four
东欧不少农场为提高羽绒品质,采用活生生拔毛手法,粗暴地拔去鹅只的颈胸前最轻最细软的羽毛,任由牠们伤痕累累流血,若伤口太大,竟不用麻醉剂直接用针线缝合,残酷得令人心寒。
近年冬季潮兴羽绒,但型格羽绒走在潮流最前,人性却在悄悄在倒退。别以为羽绒一定是在鸭鹅屠宰後才采摘,原来超轻超柔软的优质羽绒,必须在活鹅的颈、胸、腹活剥,鹅背和鹅翼也嫌太长太重,这类羽绒动辄每公斤卖22镑(273港元)。已屠宰的鸭鹅羽绒则会大贬值,因清洗、烘乾程序影响质量,每公斤只能卖1.6镑(20港元)。
「那些拔毛兵团的男男女女拔到麻木,他们懒理鹅受惊,狠狠捉住鹅脚或鹅翼就扯出鹅毛,有时大力得令鹅折翼或断脚受伤。」Four
「拔完了牠们流血不止」
每只鹅每次拔毛平均有150克羽绒,约够填满一个枕头,冬褛则需要三至四只鹅受罪。而鹅肉供食用的白鹅在26周屠宰前,最少拔毛三次。但命运最可悲的,要数灰鹅(Grey
米勒呼吁民众关注羽绒道德问题多年,但明显仍然徒劳无功,活剥羽绒在匈牙利、波兰、乌克兰、俄罗斯和摩尔多瓦等地仍然非常普遍,无论时装业界还是顾客,不是懵然不知,就是视若无睹。米勒归咎是人们追捧潮流之过,坦言英、法、德等地的人根本不适合穿羽绒:「这些国家气候潮湿,当羽绒沾湿了就没用了,还不如穿人造纤维大褛,你也会感觉既温暖又乾爽──而且很明显你还有良心!」
香港苹果日报编译自英国《每日邮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