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素食主义 北京新时尚

(2008-12-23 09:59:11)
标签:

北京

素食

时尚

杂谈

分类: 素食环保

香港文汇报:素食主义 北京新时尚

 2008-12-12 15:23:05 来源:查看原文

素食主义 <wbr>北京新时尚

  2月16日,北京素食爱好者在品尝嘉福罗汉素食。当日,由中国佛院建筑文化摄影展组委会主办的“第二个素食日”------嘉福罗汉素食喜迎春活动,在北京潭柘寺嘉福饭店举行。活动中,一些北京素食爱好者品尝了素食,还就素食日的发展、素食的吃法、做法等进行了交流。据主办方介绍,以后每月16日为“素食日”,以此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吃素食行列当中来,从而形成一种健康的饮食新理念。中新社发陈晓根摄   中新网12月12日电 香港《文汇报》12月12日载文《素食主义北京新时尚》指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以菜蔬、粮食为主的传统饮食习惯,与中国文化的淡雅及君子之风是相关联的。没有必要盲目崇拜与模仿西方人大量吃肉的习惯,而应挖掘素食的优势,回归中华民族清淡饮食的习惯。  文章摘录如下:  天天有肉吃,曾被北京人当成过好日子的重要标志,然而现在北京人见面却常问:你吃素了吗?  北京百姓从前过着以蔬菜、粮食为主的日子,冬天是白菜当家,夏天主要吃西红柿、黄瓜等便宜的地道菜;十几年来许多北京人家却都养成了以肉为主的饮食习惯。包饺子得“一个肉丸儿”,吃羊肉要烤整只羊腿。于是北京的胖子多了,街上净是大腹便便的中年人,脂肪肝如流行病般蔓延开来。直到近年猪肉大幅度涨价,北京人才开始节制吃肉。  不知不觉中,越来越多的素食主义者在身边出现了。10年前笔者所在的报社体制改革劳动强度极大,加班后同行经常的集体活动就是一起去餐馆大吃大喝,炖肘子、肥牛火锅等是许多人的最爱。不少记者都有过缺嘴的童年,所以上餐馆基本不点素菜。只有一位年轻女记者坚决不吃肉,她说不吃肉头脑更清楚。几年后报社体检,患脂肪肝及心血管病的员工大为增加,甚至有不到30岁的员工都得了脂肪肝,而那位女记者却一直保持皮肤白皙、身材苗条。  素食的心得在各种聚会中交流,因为素食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  有位从前特爱吃肉的中年工程师,得了冠心病后便遵照医嘱每天晚餐由以荤菜为主变为以青菜水果为主,如此半年下来病情便大大减轻,人也变得有了活力。协和医院一位有名的心脏病女大夫,多年来每天晚餐菜肴就是一盘用各色蔬菜水果凉拌的沙拉,已年过半百依然精力旺盛,也没有患中老年人常得的心血管病。  一位记者已经吃了4年素。他说开始吃素是受佛教影响,佛教讲生命轮回,猪与人都有前生今世,所以不能吃猪肉,任何动物的肉都不能吃,因为都是平等的生命。后来他从事环境写作,便接受了动物福利思想。他说,动物也是有感情、有七情六欲的。一头牛被拉向屠宰场的时候,也会流泪。动物还有家庭,有爱人和子女,人为什么要去吃掉它们的父母子女,拆散它们的家庭?他说,吃素也有利于环境,人类生产肉食从饲养到加工所消耗掉的能源已超过汽车排放。谈到素食对身体的好处,他说,过去他的睡眠质量很低消化系统也不好,吃素后现在每天一沾枕头不过一分钟就可以入睡,顽固的便秘也愈合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