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亦诗亦画:烟雨三月的苏州小景(图)

(2013-04-14 18:13:07)
标签:

苏州小景

苏州街头

烟雨三月

苏州民居

忠信桥

分类: 老子的故事

亦诗亦画:烟雨三月的苏州小景(图)
相比苏州园林,我更爱街头巷尾的苏州小景
亦诗亦画:烟雨三月的苏州小景(图)
苏州大学旁的河道边开满了粉红桃花
亦诗亦画:烟雨三月的苏州小景(图)

亦诗亦画:烟雨三月的苏州小景(图)
鲜花丛林掩映下的亭台
亦诗亦画:烟雨三月的苏州小景(图)
苏州的民居都是这么的美
亦诗亦画:烟雨三月的苏州小景(图)
与苏州民居相比,所有的欧式别墅都弱爆了。
亦诗亦画:烟雨三月的苏州小景(图)
圣约翰堂
亦诗亦画:烟雨三月的苏州小景(图)
苏州大学旁的公交站台
亦诗亦画:烟雨三月的苏州小景(图)
市内处处是小溪、鲜花

亦诗亦画:烟雨三月的苏州小景(图)
红、绿、白,构成苏州民居的特色
亦诗亦画:烟雨三月的苏州小景(图)
一树梨花压海棠
亦诗亦画:烟雨三月的苏州小景(图)
桃花也争艳开放
亦诗亦画:烟雨三月的苏州小景(图)
桃花在在烟雨蒙蒙的天空映衬下,犹如一幅图画
亦诗亦画:烟雨三月的苏州小景(图)
桃花朵朵、人影绰绰
亦诗亦画:烟雨三月的苏州小景(图)
小溪、古桥,在苏州市随处可见
亦诗亦画:烟雨三月的苏州小景(图)
墙头的野花也争奇斗艳的绽放着
亦诗亦画:烟雨三月的苏州小景(图)
百合花
亦诗亦画:烟雨三月的苏州小景(图)
一阵微风吹过,花瓣飘落而下
亦诗亦画:烟雨三月的苏州小景(图)
这是啥美食?英雄鸡车:国内最棒的鸡排连锁店
亦诗亦画:烟雨三月的苏州小景(图)
忠信桥:位于望星桥南,跨第四直河。始建于清代同治年间(1862-1874),原名中信桥。民国初年改现名。现为条石板梁单孔石级拱桥,东坡16级,西坡13级,跨度4.50米,宽3.20米,长21米。
亦诗亦画:烟雨三月的苏州小景(图)
苏州的公交站台都透着那么一股苏州园林的气息
亦诗亦画:烟雨三月的苏州小景(图)

亦诗亦画:烟雨三月的苏州小景(图)
市区内处处可见小桥流水,古雅之美令人叫绝。
亦诗亦画:烟雨三月的苏州小景(图)平江路:800年来,平江路依然在原址保留了它河路并行的格局、肌理和长度,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房屋的体量、街道的宽度和河道,比例恰当,显示出疏朗淡雅的风格;平江路两边小巷特别是东边,还较好地保留了多条水巷,是今天苏州古城最有水城原味的一处古街区。
亦诗亦画:烟雨三月的苏州小景(图)
河路都不阔,河上行走的是摇橹船,“水陆并行,河街相邻”,这是很典型的水乡特色。
亦诗亦画:烟雨三月的苏州小景(图)
平江路的风格与成都的宽窄巷、北京的南锣鼓巷倒是有几分相似
亦诗亦画:烟雨三月的苏州小景(图)
街头民居的围墙上,随处可见收购老式家具、印章的小广告,也凸现苏州特色
亦诗亦画:烟雨三月的苏州小景(图)
小溪、翠竹、青瓦、白墙、白梨花,羡煞众多游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