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0.三板智遇粤传媒

(2024-04-09 10:27:49)
50.三板智遇粤传媒

深中侨退市后我被迫将它转户至“三板”。
 
我没有丝毫拖延,马上赶往申银万国汉口青年路营业部办理了这种交易证。由于这类业务属于起始阶段,手续比较麻烦,在很长的时期内,不少退市股的股民并未及时办理三板证以“确权”,甚至拖到现今还未确权者大有人在。就这样,我成为了湖北省排名前几位的三板股民,我的三板证号在全国都算得上第一梯队的。
 
后来管理层又弄出来一个“新三板”证,专门确定新三板即“中关村股份转让”的交易资格。我一看见通告立即在第一时间内前去办理,没料到武汉市竟然还没有一家机构开展这一业务。于是,我电告中国证券业协会咨询,据说全国也只有北京才刚刚办理几个人,参入者寥寥无几。按照证券业协会的指定要求,我专程赶往湖北省建设银行总部,经过与其领导一番交涉,他们好半天才派出来一位男性青年。
 

这位男青年工作人员当着我的面,一边给北京频频打电话询问,一边电话给其银行领导请示,杂七杂八地大约耗费了2个小时,最后总算办完前期相关的手续。他这才松了一口气,面带笑容地告诉我说:“请一个星期以后再来取证吧。”如此折腾一番后,我又成为了湖北省第一名新三板中关村股份转让资格的个人参入者,第一位吃螃蟹的人,恐怕在全国也理应排在前五位左右吧。
 

中国证券市场的政策一向无定态,经常走马灯似地发生变化,再到后来个人投资者又不允许办理新三板证了,仅仅只对法人户头办理。正所谓一位领导一个法,这已成为中国特色的见怪不怪的现象了。焉知将来的三板政策,又会发生多少次预料不到的变动和折腾呢?当前,号称中国纳斯达克的“新三板”已经“唱”了好几年,一旦被管理层推出来,风险与机遇并存,投资渠道更加扩大,对全国股民的智慧和魄力将会是新的考验。三板的未来充满了难以预料的变数,它将来到底会怎么样推进,咱们百姓只能拭目以待吧。
 

我来到三板市场之后,先后冷静地着手做了几件事情。

首先是咬咬牙,在1元钱左右狠心把“深中侨”全部割肉卖掉,发誓再也不做这家民营企业的股东了。10元多进来1元出去,净亏90%多,真称得上是“血淋淋”的惨亏。


然后,我看中了从上海过来的“水仙”股票,对它另眼相视。水仙是中国证券市场上第一只被摘牌的退市公司,流通股本非常小,当时只有1元多一点。它在1元多晃了晃后就开始上冲,眼看着朝两元奔去,观察它的势头不错,我当机立断地买进了一批“水仙”,真没想到在三板还有表现如此活跃的股票?连续好几个交易日它就是不停地涨,我沉住气捂着不动,一直等水仙涨至4元1毛钱时,这才把它们全卖抛掉。原来因深中侨引发的亏损,多少被扭转了一点点,这是我原先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事情。

 
我继续关注着三板市场。这时一家原来的两网公司映入眼帘,它名叫“清远建北”(400003),是由于两网市场被取缔后合并进三板来的,属于广东清远县的一家国营企业。听说它有可能被《广州日报》借壳上市,我就暗暗地关注着它,并在4元、5元、8元时分期分批买进来一部分,平均成本大约5元多。



一家三板的公司,股票价格竟然能够长时期地站在如此高的价位,甚至远高于主板上的许多股票,发人深思。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说明了公司基本面正在暗潮涌动,必然事出有因。看来《广州日报》借壳的传说不像是空穴来风,正所谓“高自有高的原因”,“存在就是合理”。

经过仔细搜索和研究,我发现《广州日报》在广告、发行方面都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这次只是由它下面的一家子公司借“清远建北”的壳上市。由于中国政府对舆论宣传领域抓得非常紧,政策上还不允许《广州日报》集团整体上市,担心国外敌对势力假借资本的力量进来控制中国的媒体阵地。



在三板的论坛上,股民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认为《广州日报》十分有实力,虽然是下面子公司借壳,但它有母公司作强大后盾,前途远大。当时的三板论坛名叫“幸存者园地”,浅蓝色的页面,看上去十分舒服,而不是后来刘老师创立的“小草三板论坛”。

 
我在它上面先后发表了一系列的研究文章,用各种数据、资料来具体分析和探讨400003的投资价值。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磨合后,在一些问题上求同存异,慢慢地全国各地志同道合的股民们产生了共识,逐渐形成一个研讨“清远建北”的股友圈子。在这里高手如林,群英荟萃,有幸能够身居其中,让我感到其乐融融。
 

经过几年的筹备清远建北快上市了,新公司顺应潮流起名叫做“粤传媒”。在《广州日报》讨论上市事项,准备召开股东大会通过相关议案之际,广州日报“粤传媒”的梁汉辉董事长亲自点名说:“这次股东大会一定要把xx市的xxx教授请来。”他又是怎么知道我,并开口邀请我的呢?


后来才听说是厦门大学的陈教授出面推荐的。陈教授是厦门大学的教授,研究生导师,业余时间里她也喜欢进行投资。我和她是在网上讨论清远建北时认识的,由于彼此的投资理念相近,人以群分,相互交流讨论的机会自然比较多了起来。当她知道粤传媒将要召开股东大会时,就一再向公司极力地推荐我。于是,梁汉辉董事长让手下的证券代表通知我来广州参加股东大会,并告知是飞机来去,机票报销,食宿全包。
 

接到通知后我十分高兴,终于有机会可以亲自向老总咨询第一手的实际情况了。

50.三板智遇粤传媒

 

我按时参加了股东大会,拜见了梁董事长。他四十多岁,人显得精明,气派,说话十分坦诚,绝不造作。我在会议上畅谈对“粤传媒”看好的种种理由,认为该报的发行量大,广告收入位居全国第一,是中国南方传媒的一面旗帜。我不是胡侃乱讲,而是根据多年来公布的大量资料与数据,实事求是,有理有据,严谨分析之后才形成的认识。我的发言得到了与会股东们,以及老总们的一致赞成和好评。

 
记得在那次会议上有股民表示担忧,由于政策不明朗,三板公司是否能够成功借壳在主板上市呢?梁汉辉董事长对此显得胸有成竹,娓娓道来:我们是全国最大的传媒集团之一,传媒上市我们打响了第一炮。zhonyan领导十分重视此事,这次决策是由ZX部部长亲自过问并签名画押的。他还半开玩笑地说道:“Zx部长是中Gzzj委员,证监会主席只是Z央委员,我们部长开了口他们岂敢不答应?这一点毋庸置疑,你们放心吧。”官大压一级,梁总幽默的一席话让大家笑逐颜开,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松下来了。

 

会后我一刻也没有停留,马上坐飞机赶回武汉上班。这次股东大会让我又开阔了眼界,接触到一些证券界的朋友,举一反三地学到一些三板的新知识。一个人投资证券能够做到这一步,心里不由涌现出一种成就感和自信感。


俗话说“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一阵秋风传来了收获的喜讯,中国证监会一纸公告正式宣布:“粤传媒发行价7.49元,向原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三板)流通股股东定向配售的27,953,436股股票,于2007年11月16日在深交所正式挂牌上市交易”。当时的媒体高度评价粤传媒上市的意义,指出其具有“三个第一”:“这将是首家由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俗称“三板”)挂牌公司成功转主板的公司,也是第一家正式拿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文,并在主板上市的公司,深圳中小企业板由此也将迎来首只传媒股。”

 

粤传媒在主板上市以后,又是配股又是送股,通过股本扩张,投资者们的成本被摊平得很低,让长期守望的全体股东如愿以偿,获得了不小的收益,我起码有3到4倍的利润进账。





通过这次投资经历,我总算是把从前深中侨掉进三板的损失,全部在三板弥补了回来,还另有收益,正所谓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应验了“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的那一句老话。x氏家人骨子里存在着的不折不饶的精神,永不言败的秉性,在三板这里再一次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记得大文豪雨果曾经说过一句话:“对怀着百折不挠的坚定意志的人,没有所谓失败!”不灰心,不气馁,不放弃,调整心态卷土重来,是做一名成功证券投资者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