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博蓝特半导体的院士团队

(2024-03-25 15:23:23)
博蓝特半导体的院士团队

7月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半导体物理专家、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夏建白院士应邀出席浙江省固态光电器重点实验室第三届学术委员会会议。


期间,市科协潘秀儿副主席、林祖旭部长,浙江博蓝特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良等专程拜访了夏建白院士、李京波研究员专家团队。在科协的牵线搭桥和企业的努力下,夏建白院士与浙江博蓝特成功签约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在企业战略发展、新产品研发、科技项目申报等方面达成了项目合作意向。这是夏建白院士团队再次出手为金华半导体光电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夏建白,男,中科院院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半导体物理学家。1939年生于上海,原籍江苏苏州。1950-1956年就读上海市西中学。1965年北京大学物理系研究生毕业,留校物理系任教。1970年起在西南物理研究院从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1978年起到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从事半导体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的研究。

从1987年起集中于半导体超晶格理论研究,在发展半导体超晶格、微结构电子态理论方面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在国际多种核心刊物上发表科学论文100多篇。其中包括:1、国际上首先提出了量子球空穴态的张量模型,得到了正确的光跃迁选择定则;2、国际上首次提出了介观系统的一维量子波导理论,得到了一维介观系统中波函数的两个基本方程,类似于电路的克希霍夫定律;3、国际上首先提出了(11N)衬底超晶格的有效质量理论;4、国际上首先从理论上研究了空穴共振隧穿现象,发现了在隧穿过程中轻、重空穴互相转化的结果;5、国际上首次提出了计算超晶格电子结构的有限平面波展开方法,利用赝势理论研究了长周期超晶格的电子结构,解决了平面波方法不能用于计算大元胞晶体电子态的困难。

曾获得1989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93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8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5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专著《半导体超晶格物理》获1998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国家图书提名奖。《现代半导体物理》获2001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三等奖。

承担的科研项目:

1、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IT前沿中的固态量子结构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半导体低维结构中的量子调控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材料尺寸效应及其相关物理问题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半导体的自旋电子学



李京波 博士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一直从事半导体掺杂机制和纳米材料的实验与理论研究,研究方向包括二维半导体材料和缺陷、纳米科学、高性能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等.2014年起担任《科学通报》编委.迄今在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140余篇论文.获授权发明专利6项.2007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9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李京波,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7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09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至2004年,在美国伯克利劳伦斯国家实验室做博士后;2004年至2007年,美国再生能源国家实验室助理研究员;2007年5月,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同时进入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从事半导体掺杂机制和纳米材料的研究。

从公开消息获知:博蓝特在2019年成功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夏建白、都有为以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李京波教授等院士团队成员4人。

夏建白,半导体物理专家。1939年生于上海,原籍江苏苏州。1965年北京大学物理系研究生毕业。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低维半导体微结构电子态的量子理论及其应用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量子球空穴态的张量模型,获得重轻空穴混合的本征态,并给出正确的光跃迁选择定则。提出介观系统的一维量子波导理论,对任意复杂的一维介观系统给出了直观、简单的物理图象和解析结果。

8/11MBT 提出(TIN)取向衬底上生长超晶格的有效质重理论,解决了一大类非(001)取向衬底生长超晶格的空穴子带的理论问题。提出计算超晶格电子态的有限平面波展开方法,用赝势理论研究了长周期超晶格,解决了用平面波方法计算大元胞晶体电子态的困难。提出半导体双势垒结构的空穴隧穿理论,发展了多通道的传输矩阵方法。(摘自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官网)

都有为,1936年10月生于浙江杭州,中国科学院院士,磁学与磁性材料学家。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中国物理学会磁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子学会应用磁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会士,中国仪表材料学会副理事长等职,曾任南京大学纳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95攀登预选计划“纳米材料科学”首席科学家等职。(摘自百度)

李京波,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7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09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至2004年,在美国伯克利劳伦斯国家实验室做博士后;2004年至2007年,美国再生能源国家实验室助理研究员;2007年5月,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同时进入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从事半导体掺杂机制和纳米材料的研究。(摘自百度)

李京波也是苏州亿波达前任核心技术人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