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十进宫资产重组之道
十进宫资产重组之道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5,088
  • 关注人气:5,19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4.早期投资实况

(2024-03-12 15:22:12)
44.早期投资实况

早在上世纪40年代,父亲就已经成为经济专业的高材生,使弄经济方面的数据时得心应手,如鱼得水。说不定他老人家给我遗传了一些经济学方面的基因和灵感,让我对证券投资一见如故,总好像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1992年8月28日,千呼万唤,华中地区第一家深沪股票异地交易的证券营业部,在武汉市正式开张营业。通过一阵找关系,开后门,费了不少周折之后,我好不容易才成为本市第一批登记的股民。我拿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正式股东帐户证一看,股东帐号老靠前的哟,心中暗暗高兴不已。这一下总算可以在资本市场里露一手了,手里痒痒的,跃跃欲试,狠不得马上就进行股票交易,园自己的一个投资梦。


那时证券营业部进行交易的手续特麻烦的,需要先交2一5元手续费(想变就变)来买单。股民们拿到手写单以后匆忙填好,再去窗口抢着排队。

交易厅里人头攒动,水泄不通,空气十分沉闷,个个挤得汗流浃背。大家一边排队,一边两眼观望着墙上的股票显示屏。一般需要排队30-50分钟,而股票则是分分秒秒瞬息万变的,等你排队到最前面时,心中的股票价格早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年月又不设涨跌停板的限制,准备买的股票已经上涨几元了,或者准备卖的股票已经下跌几元了,正所谓的“计划赶不上变化快”。

面对价格发生剧烈的波动与变化,自然而然你就会犹豫一下,不料营业部下单员的叱责声马上传了过来:“快点快点!不搞就走!”真是令人啼笑皆非。我看着下单员的那般神情,就好像叶圣陶先生小说《多收了三五斗》中的账房先生,对希望破灭的卖米农民斥骂的样子差不多。无可奈何之下,只有追涨杀跌了,说句玩笑话,中国证券史上最早的追涨杀跌现象可能就是这样形成的吧?


想想当时交易的场景,感到好笑,这就是真实的历史,是我们老股民亲临体会,亲眼目赌的早期中国证券交易的客观状况。

我第一次购买新上市的股票是600622,即现在的嘉宝集团,当时好象名叫上海嘉宝,1992年12月3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公司美名曰制造“电机电器”,其实就是由过去的照明电器公司改名而来,说白了就是做灯泡的工厂。

我信心满腹,对待新股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经过几天的分析研究,在上海嘉宝(拆细前)160.00元开盘后不久就填了155.00元价格买入。在这里,说明一下来龙去脉:那时嘉宝股票的面值每股l0元,发行价为每股50元。刚开始所有的股票交易都没有拆细,股票常常达到几百元的大市值,价格显得特别的高,还只能买卖1000股一手或500股一手。后来股民意见大了,管理层经过改革拆细,才渐渐形成现在的每手100股,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为一股3、5、8元不等。

当天晚上一夜都没有睡好觉。第二天请假休息,一大早我就冒着寒风,骑着自行车赶至证券营业厅,和股友们讨论与商量,研究对策,既紧张又兴奋。在大家的一片期待中股市终于开盘了,600622股价往下一降,亏了,我心情顿时跟着一沉,这一下回家怎么交代呀?大约过了一个小时,600622股价开始上涨起来,我马上准备抛出去,旁边的朋友拉住我,劝我不要卖。我犹豫片刻后还是决心卖,家庭经济不宽裕,上有老下有小,绝不能亏呀。

好在此时观望的股民很多,真正操作的人较少,所以填单并不拥挤。我填报了一个175元丢了进去,一看成交回报竟然是180元!哦,兴奋死了,胜利了!后来股价继续上扬,旁边的朋友们七嘴八舌地抱怨我,我心里也七上八下的,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想不到的事情终于发生了,600622股价冲上190元(拆细前)以后就开始掉头向下,一口气跌到170元、160元......再后来,拆细前的190元就成为一去不复返的历史天价了。

回到家里,心情分外舒畅。小女儿天真地问我:“爸爸,今天股票怎么样?”女儿单名正巧叫“嘉”,我十分高兴地拉着她说:“嘉宝,嘉宝,嘉嘉是个宝。”女儿笑了。第二天,在大学念书的儿子回来了,高兴地一个劲地表扬老爸,说等以后他有了钱也学着做股票。全家人都非常开心。

20多年过去了,当时的情景现在再回忆起来觉得多么幼稚,但确实挺有意思的。过去天真活泼的小女儿,如今已经是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公司分管几个省的大区经理,全家已经发展成为6位股民。当然我也老了,进入垂暮之年,这是客观的自然规律。 

接下来我投资的股票是上海“交大南洋”。由于自己的学历及职业原因,对高校特别感兴趣,认为上海交大是高科技的摇篮,买它下面的上市公司应该不会有错。这只是自己想当然,一厢情愿的看法而已,是否符合实际就不得而知了。我先买进一点交大南洋的股票,几天以后觉得还应该追加一部分,就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来到证券公司,把手续一办,又买入交大南洋若干股,然后匆匆忙忙骑车赶去医院上班。

第二天由于工作繁忙,实在脱不开身,没时间去交易厅进行“交割”,就嘱咐放暑假在家的儿子说:“你到证券营业部把交大南洋的交割单打印回来。”

晚上刚回到家里,儿子张口问道:“爸,你是买交大南洋还是卖交大南洋呀?”问得我一头雾水,“是买呀!”

儿子把交易单递给我看,“你把交大南洋卖了呀!”我一听大吃一惊,心里想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我上次去时慌忙之中填错了单子,将“买”字填了一个“卖”;第二种可能是下单员一时间疏忽打错了,这种情况过去常有发生。那么多人你拥我挤,慌忙之中打错字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我的帐上原来放有一笔交大南洋的股票。

我有一点烦恼,准备第二天去营业部理论这件事情,当晚未睡安稳,心中十分别扭。第二天中午我赶到交易厅一看行情,交大南洋却在无情地往下跌,又过了一天,它依然继续下跌。此时我心中暗自庆幸,看来歪打正着,卖还卖对了,幸好那天没有买进来,如果买到手岂不是亏得更狠?


自此以后交大南洋一蹶不振,一股劲地下跌,跌得面目皆非,而且整个股市也一直呈现熊势。这次投资股票从“买入”错变成“卖出”,而且还卖对了,想起来不免啼笑皆非。对于我这名入市不久的股民来说,倒是受到了一个很好的教育,“必要时该卖空就卖空,不要舍不得。”实践让我尝到了亏损的滋味,也知道了及时抛出的益处,如果不果断割肉就会亏损得更多。瞎猫子碰着死耗子,也算得上我第一次学会“做空止损”吧。经历这件事情之后我时常提醒自己,一旦看准需要割肉时,哪怕是伤痕累累,也要痛下决心离场,容不得半点优柔寡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