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大金融学PK复旦金融学

(2023-06-14 13:32:16)
人大金融学PK复旦金融学


从学术水平的角度,把复旦和人大的金融学进行对比。

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
北大是理论经济学A,应用经济学A+;
复旦是理论经济学A+,应用经济学A-;
中国人民大学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都是A+。
复旦的应用经济学是A-,和人大的A+隔了两个层次。


(1)学科实力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相关专业对应的是应用经济学,在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中,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对应的是A+,位列全国首位;而复旦大学应用经济学对应A-,相对于中国人民大学低两个档次。


大部分高校金融专业基础课《金融学》(原《货币银行学》)基本都会选用原人大黄达教授编写的版本,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大的金融学科优势开始转向微观的公司理财,不仅更加接地气,也更贴近市场需求。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的整体实力最强,各个分科目实力平均;复旦大学也是一所金融综合性大学,但只有国际金融表现突出,科目间实力相差较大。

(2)地域优势与毕业去向
复旦和人大代表了中国两座超一线城市,这也是对未来发展城市的选择。北京毫无疑问是目前的政治中心,也是国内的金融中心之一。虽然大家都说上海是金融之都,但其实北京才是金融的核心。我国金融的核心机构里,四大行和一系列股份制银行的总部也几乎都在北京,上海虽然有交行、浦发银行、上海银行,证券、基金公司也不在少数,但总归离监管部门较远。在北京,有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中国证监会、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保监会等金融机构,北京证券交易所也是我国第一家公司制证券交易所。北京的毕业生在金融圈就业有天然优势。各大总行机关云集北京,人大财金类专业毕业生去总行的人数秒杀复旦(复旦过去说凤毛麟角应该不过分)。


头部院校的就业倾向,基本是和整个社会大趋势紧密相连的,或者说,是社会大环境的传导和提前反应。十多年前,大家都倾向于去市场化的金融机构,如今大家更加倾向于体制内的工作。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的毕业生去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的人有50多,占到了整个统计人数的20%还多。其中不乏银保监会、证监会、发改委、财政厅、审计局这种金融口的监管部门,还有中组部、外交部这种核心机关,都是众里挑一经过严格的公务员考试、面试才能上岸的。


对比一下,人大和复旦金融毕业生的求职去向,明显有区别。总体上说人大财金偏体制内和国央企,而复旦管院则偏市场化机构。客观性在于,虽然大家都说上海是金融之都,但其实北京才是金融的核心。对比来看,人大这个干部的摇篮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多人会想在仕途和稳定的体制内单位做一番事业,毕竟现在大家都知道了,中国最聪明最有能力的人都在体制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47.爷孙留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