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壳上市的利与弊
(2018-08-01 09:14:57)资本从不等人,借壳上市唯一的好处就是时间快。
顺丰、四通等完全够资格在主板IPO,依然拼命赶借壳,为了获得时间优势,就是这个道理。
而剩下的基本上都是弊端了。
借壳上市的弊端,总体成本也要高于IPO,主要表现在:
1.如何处置上市公司原有资产。
壳的资产质量一般很差,盈利能力堪忧。打包出去也不好找到下家。这时候一般得由买壳方想办法解决这些资产,要么自己出资买下,要么付出一定成本去帮忙找接盘侠。这是买壳方的直接成本。
2.业绩对赌
借壳一般都有业绩对赌,业绩对赌直接关系到能募集到多少资金。但是业绩对赌对于买壳方而言是有风险的,特别是承诺以股份补偿未达业绩的。参考华泽钴镍,业绩对赌失败后所有股份被用于补偿亏损,买壳方净身出户,竹篮打水一场空。
3.如何处理壳自带的问题
很多壳都经营不善,在发展过程中可能有各式各样的未决诉讼、权属纷争、资产瑕疵。这些可能会给买壳方带来巨大的麻烦。
4.募集配套资金限制
根据2016年新规,借壳不准同时募集配套资金。
5.监管风险
因为借壳的审核要严于普通的重大资产重组,所以对于一些在借壳边缘徘徊的重组而言,参与方有很强的驱动来设计各种交易结构来规避借壳。证监会6月拟定了事后追责的条款,这类规避借壳的重组以后可能面临高昂的监管成本。
两大风险:
1、财务风险。由于壳资源的稀缺性和人为的干预,“壳”的价格可能非常昂贵。在具体操作中不仅需要支付各种费用,在恶性的股价大战中更要消耗巨额资金。而且,在成功上市之后,新股东将分享公司未发行新股前的累积盈余,会降低普通股的每股净受益,从而可能引发股价下跌和股东收益减少。与此同时,企业还将面临使自己发行的股票增值保值,维护股民的利益的艰巨挑战。
1、财务风险。由于壳资源的稀缺性和人为的干预,“壳”的价格可能非常昂贵。在具体操作中不仅需要支付各种费用,在恶性的股价大战中更要消耗巨额资金。而且,在成功上市之后,新股东将分享公司未发行新股前的累积盈余,会降低普通股的每股净受益,从而可能引发股价下跌和股东收益减少。与此同时,企业还将面临使自己发行的股票增值保值,维护股民的利益的艰巨挑战。
2、资产整合风险。成功的借壳上市只是借壳企业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成功的企业重组,使壳企业实现价值的突变与上升才是借壳上市的终极目标。交易双方原为两家不同的企业,技术、风格以及理念等方面必然存在很多的不同,如果忽视了并购之后的继续整合,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再融合,忽视管理的协调等方面,“壳”公司经营状况不会产生实质性的改观,这样的借壳上市不仅不能为借壳公司带来任何收益,反而是花钱买了个包袱,如果处理不当的话,还有可能拖垮企业,正如三联借壳郑百文,投了几十亿资金给别人买单,最后却没有实现再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