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壳宜宾纸业的三个可能公司 十进宫
标签:
股票 |
借壳宜宾纸业的三个可能公司
十进宫观点:
1、宜宾市政府确实重视大力发展白酒业,打造白酒的“金三角”。
2、据报道,宜宾市重点培育的拟上市公司,已经明确点名的有:红楼梦酒业、丝丽雅集团、岷江机械
等三个公司,均涉及酒业。
3、根据2012-09-04华夏酒报最新发表的文章看,“红楼梦酒业上市的目标市场主要考虑的是海外市场”
(详参考文章);而根据2年前2010年12月20日的老文章,说的却是“首先考虑借壳上市”(详参考
文章),二者似有一点矛盾。
2年前的原文如下:“在不放弃考虑A股市场上市的前提下,将设置海外上市的运作方案,我们在融资过
程中引入机构投资者的目的之一,是考虑如果能帮助我们寻找到优质壳资源的情况下,首先考虑借壳上
市,直接IPO上市则是第二选择。”
对比之下,我们只能根据今年9月份的最新文章为标准,即“目标市场主要考虑的是海外市场”。当然,
也不完全排除兵不厌诈、声东击西的可能性。在正式公布之前,我们暂时还是按照“主要考虑”
海外市场来看待吧。
4、丝丽雅早在2007年就准备借壳九江化纤(000650)上市,却败于仁和药业,无功而返。2007年我和
吴旗曾经多次探讨过丝丽雅借壳000650的过程,详情可见“我的三位股友(之三)”(即将发表)。
5、丝丽雅以其纺织业借壳上市,在目前大气候下不太现实。但它们今年3月份成功推出“金喜来”酒业
,前景看好,是否想把金喜来弄上市,不可得知,但由于时间过短,一时半会恐难以达到管理层的硬性
标准。
6、岷江机械倒是一个以酒业机械为主的专业公司,其控制人正是五粮液集团。而五粮液同时又是宜宾
纸业的第二大股东,只要第一大股东宜宾国资委转一部分股权过来,五粮液顺理成章地成为宜宾纸业
具体控制人,不存在着什么复杂的股权过户手续。
7、因此,十进宫倾向呈岷江机械借奇宜宾纸业,其独特酒业机械行业的规模与宜宾纸业的壳规模,比较
相当,天生一对。其次,才轮得到丝丽雅“金喜来”、红楼梦酒业,除非五粮液坚决退出,否则后两者的机会相对小一些。
参考文章如下:
1.
2.宜宾红楼梦酒业有望三年内上市
发表时间:2012-09-04 09:08
【长江网讯】 (来源·华夏酒报)近日,记者从宜宾红楼梦酒业董事长文万彬多次向媒体谨慎“吹风”中获悉:红楼梦酒业有望三年内上市。
红楼梦酒厂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曾风光于省内外。之后,因诸多原因逐渐沉寂。2005年,红楼梦酒厂通过整体改制,更名为四川宜宾红楼梦酒业有限公司。2010年12月17日,经股改,变更为红楼梦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何时能上市,文万彬向媒体谨慎表示:“我们现在还未选准PE(私募股权投资),至于出让股权获得融资的额度,也不能透露,但我们选择PE的标准不仅是它能为我们提供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还必须具备强大的销售网络支持,能为公司上市提供必要的资源。”
文万彬董事长认为红楼梦酒业上市是水到渠成的事,因为它具备了五个有利条件。
其一,逢天时。国家逢盛世,四川省委省政府制定正实施“中国白酒金三角”发展战略,这些有利的形势给红楼梦酒业创造了难得的跨越式发展机遇。
其二,得地利。红楼梦酒业位于中国酒都宜宾,生产区在岷江下游丹山碧水下的公馆坝,与五粮液酒业隔江相望,地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世界粮农组织誉为“在地球同纬度上最适合酿造优质纯正蒸馏白酒的地区”的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区。此“地利”为红楼梦酒业生产优质高端浓香型白酒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其三,占古窖。2011年4月,因酒厂基建偶然发现了宜宾喜捷糟坊头酿酒遗址。当月,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等单位的专家赶赴现场,考古实证该作坊距今已有608年历史。红楼梦酒业迅速和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签定了研发协议,并从古窖窖池泥中分离得到的微生物中选育具备古窖酿酒功能的菌株7-9株,开发出了“明代永乐古窖酒”。2011年12月6日,宜宾红楼梦酒业隆重举行了“明代永乐古窖酒”酒体开坛仪式。此酒获得专家“无色透明、窖香优雅、醇厚丰满、绵甜甘冽、香味协调、余味爽净、多粮浓香风格典型”的高度赞誉。
其四,仰“红学”。从70年代到现在,红楼梦酒业与《红楼梦》和“红学”的互动就从未间断。一批文化学者自觉地对红楼梦酒文化进行审视、研究,为企业发展起到了文化支撑作用。目前,已在全国征集“红学”研究会会员98人。
其五,善经营。文万彬说:“2008年我们的销售收入才3000万,2011年我们预计将达到5个亿”。连续三年呈几何级数增长的经营业绩使红楼梦酒业具备了上市的重要硬条件。
据悉,股改以来,红楼梦酒业不仅吸引了30余家PE的关注,而且国泰君安已经开始对其进行上市辅导。文万彬坦言:“目前有PE和银行都在向我们表达合作意向,但我们主要考虑的是PE,如果能获得足够的PE支持,则不会向银行申请贷款。”他肯定地表示:“如果红楼梦酒业发展需要资金支持,不排除通过兴业集团向其进行注资”,而兴业集团的大股东就是文万彬。
一位参与红楼梦酒业上市运作的当地政府官员透露,红楼梦酒业上市的目标市场主要考虑的是海外市场。
责编:江婧
3.纺织巨头宜宾丝丽雅高调进军白酒业
来源:中国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26日
素有“中国酒都”之称的宜宾白酒产业已被市委、市政府列入“一号产业”,去年,全市白酒产业的销售收入超过600亿元,五粮液、叙府、红楼梦、华夏等优势酒类企业发展迅猛。昨(23)日,一款名为“金喜来”的宜宾白酒再成都举办了上市及签约仪式,宜宾白酒行业再添“新兵”。
宜宾市副市长曾勇和丝丽雅集团董事长冯涛共同揭开了“金喜来”酒的神秘面纱
据了解,该款“金喜来”白酒是由中国纺织业的巨头宜宾丝丽雅公司全资控股的宜宾金喜来酒业有限公司利用具有200多年历史的南溪水巷子酿酒糟坊,结合丝丽雅强大的管理和创新优势强势推出的一款中高端白酒。
丝丽雅集团董事长冯涛对金喜来的明天充满希望
在昨日的上市和签约仪式上,记者了解到,金喜来白酒现已推出五个系列与喜乐文化紧密结合的产品,今后还将有多款产品陆续上市。这意味着宜宾在舞起“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区龙头重任中,又增添了一支“生力军”。
4.专家支招宜宾企业上市
5.四川宜宾岷江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借壳传闻助推股价 私募调研ST宜纸 | |
| 发布时间:2010-9-14
9:09:14 点击次数:245 |
|
| http://www.tjpea.org/images/xin29.jpg |
|
|
|
|
ST宜纸尽管一直在否认将进行重组,但随着主营业务连年的亏损,不少机构投资者已将其纳为重点的关注对象。记者在对南京一位阳光私募经理的采访中获知,其已经派研究员前往宜宾实地调研,并认为在宜宾国资委的推动下,ST宜纸有望进行资产重组,在置出造纸资产的同时,置换进宜宾当地的酒类公司。 “我们已经派了研究员去实地调研,今年下半年ST宜纸的重组或许就会有结果。”上述阳光私募经理告诉记者,“在天原集团通过IPO上市后,宜宾当地政府显然有了更大的动力推进本地更多的企业上市。而作为国内白酒产业集中地带的宜宾,也有可能让一家白酒企业借壳ST宜纸上市”。 据悉,位于“中国白酒金三角”之中的宜宾,不仅拥有国内白酒龙头上市公司五粮液,其它未上市的白酒企业同样业绩优厚,截至2009年,宜宾规模以上白酒企业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除五粮液外,还有14户。其中,高洲酒业年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叙府酒业、华夏酒业年销售收入上3亿元;而川兴酒业销售收入上2亿元;吉鑫酒业、故宫酒业、巴蜀液酒销售收入也突破亿元大关……而在其中,宜宾红楼梦酒业已经提出了“力争3年内挂牌上市”的目标。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对于ST宜纸的重组传闻由来已久,此番“ST宜纸将在今年下半年进行重组”的传闻,会不会仅是市场资金的又一场自我炒作?在记者的采访中,尽管上述阳光私募经理对此传闻表达了肯定的态度,不过亦有券商人士对此表示怀疑。 “在去年年底该公司就传出了有望被中冶纸业借壳,以及厂区搬迁将获得10亿元补偿的传闻。但事实证明,除了市场资金利用这些传闻不断将公司股价推高外,该公司的重组传闻均一一被公司否认。”一位券商分析人士讲到,“目前ST宜纸的股价已经明显偏高,我认为即使投资者要赌重组而介入该股,也应该等到股价回落到5元左右。” 就ST宜纸将在今年下半年进行重组传闻的真实性,记者昨日致电ST宜纸证券部相关人士,但截至记者截稿,并未收到关于该传闻的任何回复。 |
| 借壳传闻助推股价 私募调研ST宜纸 | |
| 发布时间:2010-9-14
9:09:14 点击次数:245 |
|
| http://www.tjpea.org/images/xin29.jpg |
|
|
|
|
ST宜纸尽管一直在否认将进行重组,但随着主营业务连年的亏损,不少机构投资者已将其纳为重点的关注对象。记者在对南京一位阳光私募经理的采访中获知,其已经派研究员前往宜宾实地调研,并认为在宜宾国资委的推动下,ST宜纸有望进行资产重组,在置出造纸资产的同时,置换进宜宾当地的酒类公司。 “我们已经派了研究员去实地调研,今年下半年ST宜纸的重组或许就会有结果。”上述阳光私募经理告诉记者,“在天原集团通过IPO上市后,宜宾当地政府显然有了更大的动力推进本地更多的企业上市。而作为国内白酒产业集中地带的宜宾,也有可能让一家白酒企业借壳ST宜纸上市”。 据悉,位于“中国白酒金三角”之中的宜宾,不仅拥有国内白酒龙头上市公司五粮液,其它未上市的白酒企业同样业绩优厚,截至2009年,宜宾规模以上白酒企业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除五粮液外,还有14户。其中,高洲酒业年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叙府酒业、华夏酒业年销售收入上3亿元;而川兴酒业销售收入上2亿元;吉鑫酒业、故宫酒业、巴蜀液酒销售收入也突破亿元大关……而在其中,宜宾红楼梦酒业已经提出了“力争3年内挂牌上市”的目标。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对于ST宜纸的重组传闻由来已久,此番“ST宜纸将在今年下半年进行重组”的传闻,会不会仅是市场资金的又一场自我炒作?在记者的采访中,尽管上述阳光私募经理对此传闻表达了肯定的态度,不过亦有券商人士对此表示怀疑。 “在去年年底该公司就传出了有望被中冶纸业借壳,以及厂区搬迁将获得10亿元补偿的传闻。但事实证明,除了市场资金利用这些传闻不断将公司股价推高外,该公司的重组传闻均一一被公司否认。”一位券商分析人士讲到,“目前ST宜纸的股价已经明显偏高,我认为即使投资者要赌重组而介入该股,也应该等到股价回落到5元左右。” 就ST宜纸将在今年下半年进行重组传闻的真实性,记者昨日致电ST宜纸证券部相关人士,但截至记者截稿,并未收到关于该传闻的任何回复。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