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逼上三台山

(2009-03-27 20:19:53)
标签:

武定

三台山

凤家城

南诏三十七部

罗婺部

文化旅游

杂谈

 最近可能是因为经常酗酒的缘故,我发现自己的智商都在急剧下降。14号到武定去过牡丹节,在家门口的银行自动柜上取到钱后没有拿银行卡就走了,到半路才想起来。到武定15号上午是安排去看开幕式演出,下午狮山去看牡丹花,可翩翩不巧,14号晚上喝醉后摔了一交,把自己弄成大熊猫,开幕式肯定不好意思再去露面了,上狮山去赏牡丹也肯定得把牡丹花都羞死。思来想去,最后决定独自上三台山去看凤家城遗址。
    想到武定三台山去看凤家城遗址的念头由来已久,但是这次去三台山还真是自己把自己逼上去的。清晨醒来,山城武定,春风和煦,阳光明媚,走在街上感觉很舒服。小凤送我的那顶黄草帽既可以遮挡阳光,斜戴着还可以遮住脸上的伤,真是一举两得。躲在街边小店里匆匆吃完早点,就搭上到古柏的公交车,15分钟左右就到达终点站古柏村,票价是一元。下车后在路口的小商店里买了两瓶水和一些简单的零食就轻装上路。沿着古柏村后面右边的那个山箐简易公路进去,一路上溪流潺潺,梨花开尽,桃花正红,层林间灿若红霞的是那漫山遍野正在盛开的马樱花。
    路的尽头,涉过溪流,前面横亘着一巨石,从这里爬到山梁子上的路很陡峭,令人呼吸喘促,只好放慢脚步,缓步慢行。水从高高的三台山上顺山箐淌下来,溪边是农家自由放牧的牛群,悠闲地啃着刚刚发绿的青草。走走停停,别人走20分钟的路,我走了50分钟才爬到山梁子上。山风徐来,古道寂静,举目四望,山景如画,走在其中,不觉浑然忘我,融于其中。三台山四面绝壁,唯眼前的这条古道迂回直上山顶。据康熙《武定府志》载:“三台山,俗呼龙三藏,在州北五十里,四围峭壁悬崖,密林丰草,羊肠一径,迂回曲折,而上顶宽广,可容万马。又有清泉一湾,曲流成涧,昔凤朝文屯兵之所,故迹犹存”。在这条古道上,烽火、狼烟、流血、阵亡,一切都仿佛离我们远去,却又好象刚刚发生在眼前。该忘记的或不该忘记的都已随风而去,只有山口道旁的“大石人”矢志不渝地守卫着自己的故城。
    在烈日下,当我穿行于凤家城遗址的断壁残垣之间时,更多的是一种油然而生的苍凉悲悯,被烈日烤灼的空气里我闻到的是那厚重的历史气息,当年战火烟消的弥漫场景,那刀光剑影的杀场喧嚣,仿佛一一浮现在眼前。这里曾经是雄冠南诏三十七部,“兼制全滇”的罗婺部凤氏城堡,明嘉靖四十五年平息凤继祖之乱的那把火整整在这里燃烧了一个月,才让整个巨大的凤家城堡轰然倒塌在眼前的这片废墟里。如今金戈远去,铁马声息,曾经显赫一时的凤家城堡仅仅剩下眼前的这断壁残垣、残砖碎瓦、古树鸦巢。

        逼上三台山

                 (凤家城在武定城西北高高的三台山上)

 

          逼上三台山

                    (一路上梨花开尽,桃花正红。)        

 

          逼上三台山

    (古道旁的摩崖石刻,高浮雕和浅浮雕互相配合运用,构图饱满严谨,疏密有致。气势雄伟的悬岩,雕琢精湛的天王造像,反映了往昔罗婺部的强盛。)

 

          逼上三台山

                           (凤家城外城残墙)

 

          逼上三台山

                            (城内残存的房屋墙壁)

 

          逼上三台山

                    (荒草中许多条石上刻有精致的浮雕花纹图案)

 

          逼上三台山

                    (是谁在这断壁残垣上烧的香敬的酒?)

 

          逼上三台山

    (在凤家城残存的遗址上,一年一度开了又谢,谢了又开的马樱花,是在向我倾诉这里曾经是一位美丽的罗婺部公主闺房吗?

 

          逼上三台山

    (如今金戈远去,铁马声息,曾经显赫一时的凤家城堡仅仅剩下眼前的这断壁残垣、残砖碎瓦、古树鸦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