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墨十年诗自选10首(11)

(2022-07-09 10:49:41)
标签:

原创诗歌

人生季节

文化

分类: 诗歌

李墨十年诗自选10首(11)

李墨简介:本名李瑛。曾有作品发表《诗刊》《星星》《散文诗》《诗潮》《诗林》《绿风》《世界诗人》等报刊,入选《网络诗歌精选》《新诗排行榜》《新诗金蝶回放》《新世纪十年诗歌蓝本》等选本,已出版个人诗集4部,长篇小说2部,主编报告文学2部。现居重庆大足。

 

 

》天    

 

    与不知

到了这个年纪

非得顺从  认命

一路风霜雨雪

难逃  酒色财气

砥砺前行  啜饮生命欢娱

犹如山路盘旋

赚取人情冷暖

铭刻挣扎打拼

名利  成败  得失

犹跨崇山峻岭激流险滩  已成

沿途风光  或人生起伏的记忆

世道  人心  只可体悟

不可妄自揣测  与君细说

偏安一隅  感恩活着

自在   已是把握命运

最大的幸运和胜利

 

 

》中秋望月

 

中秋,那一轮皎洁的圆月

落寞地挂在《礼记》里

等待《诗经》《春秋》《史记》《汉书》

将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

丰富成浪漫的民间故事

齐国丑女无盐,拜月遂愿

唐明皇和杨贵妃行宫祭月

盛行成民间团圆的节日

月饼成就了朱元璋义军

改朝换代的功绩

唐诗、宋词、元曲。文人墨客

殚精竭虑、挥洒自如,增添了

无限曼妙、想象和神奇

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

走月亮、舞火龙

特殊的地域风情,荟萃成

中华儿女的祈祷、祝福和情趣

 

 

》老 

 

深夜,走了一拨,又来一拨

老鼠的自由在于

不办繁杂的手续

不流泪,不流血,不呻吟叫喊

它们有恃无恐

不量体温,不测血压,不打吊针

它们见惯不惊

不对账单,不催续款,不添名目

它们鼠目寸光,嘀咕

这里与居民楼、写字间、步行街

不同

它们胆大妄为,窃喜

这里与汽修厂、养殖场、屠宰场

相似

它们贼眉鼠眼,咬牙切齿

无论高低贵贱,美丑善恶

就像自作聪明的人类

最终同样生、老、病、苦、死

 

 

》方或圆,从基本的语法开始

 

很多时候,它只是个词

随着岁月的熏染,我发现

有时,它像我生活的气象

变得纵横交错扑朔迷离,甚至

杂花生树。由此,我更加

热爱我们的汉语文字

像个痴迷的学者一样

去探究他们的渊源和变化

以及怎样指导人生的意义

在这个速朽多元功利的时代

我想与汹涌裹挟的潮流

保持一份矜持恰当的距离

最好,做个勇敢的践行者

完美地营造一句不辱斯文的句子

 

 

》采访:在城里做一只猫咪也幸福

 

在城里做一只猫咪

不容易。虽然

不受狗链子的束缚

我得主动自觉扬弃

传统的天性

品种选良与严厉调教

都是为了温良、娇俏、善解人意

习惯每周三次热水澡和

主人随心所欲的妆扮、梳理

 

翻墙爬壁,也不能

在主人的室内排泄

要么,像主人那样

到厕所解手。特别提防

自己乱蹦乱跳和爱挠的恶习

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

爱护主人的物品和家具

实在想要撒野,可以

在抓抓板上撒撒闷气

 

其实,主人对我已经很好了

不但没有下达抓老鼠的任务

也没要求我看家护院

主人总是按照我的胃口

配搭营养改善伙食

还尽量抽出时间与我交流

时不陪我做一场躲猫猫的游戏

 

呵呵,你问我有什么梦想没有?

哈哈,我真有些难以启齿——

我想,我想,轰轰烈烈谈场恋爱

不一定要有什么结果

哪怕像摩梭族一样走婚也行


其实,其实,我自从看了

《一只名叫鲍勃的流浪猫》后

大受启发和教育

我想严肃慎重地告诉你——

我要以鲍勃为楷模,历尽所能

感恩报答我的主人。所以

我的结束语是:

在城里做一只猫咪也幸福!

 

 

》台湾,祖国向东的一块壁照

 

 

才降桃园,接团的仪式

古朴,敦厚,两岸一家亲

下榻圆山饭店,在闲逛沙河夜市

之后,中央市场的烧烤

像海鲜和京门高粱一样

好客,醉人

台北故宫博物馆内,唏嘘感叹

几十万件的珍宝,倾国倾城

士林官邸温馨、简朴,三大功勋

一大梦想,已成历史不再追问

松山文创园格调清雅,创意

眼花缭乱,异彩纷呈

攀爬101大厦只需三十余秒

防震的钢球,巍然屹立(五百公吨)

开幕式上,央金拉姆一曲天籁

唤醒记忆,洗涤尘埃

灵鹫山上,脱鞋,敬香,绕佛

心道法师禅宗明确,指引我们

心和平,世界就和平

宜兰冬山河的灯会,一片灿烂

佛与灯,珠联璧合前景光明

 

 

》母亲,一直生活在她过去那个时代

 

饭桌上,母亲老是给我夹菜添饭

劝我:多吃点,不是不经饿!

他都吃成大肚罗汉了,还在劝?

母亲已经习惯了儿媳孙女的反感

不怕自私溺爱造成的孤立无援。

每次出门,母亲总是千叮万嘱

多穿点,外面风寒大!

面对老婆孩子的嘀咕,有时

我也特不耐烦:啰里啰嗦的

我都几十岁的人了。

母亲也不怄气,少记性。逐渐

我也被她唠叨成了习惯。母亲

老了,一直生活在她过去那个时代。

 

 

》端 

 

又到端午  我不想再提屈原投江

是忠君为国  为民请命  我只是

一介布衣  虽有家国情怀

亦想兼济天下  我还是乐意

独善其身  挂陈艾  喝稀粥 

吃香粽  饮雄黄  陪母亲说话  陪爱人

孩子逛街  家常  如有兴致 约三五知己

自驾出游  览大好河山  享口腹之欲

精英移民海外  富人转移财产

贪官想方设法规避风险   我最好返回

乡下  体验一把遥远敦厚的民风

 

 

》才子之乡

 

在古代,有粮有盐,则富。

既富又顺,是人一生的祈盼和梦想。

我来自石刻之乡、五金之乡—大足

儒释道的熏染,偏重于

灵魂的轻盈与自由,功名

利禄,捻断多少须茎

催折多少闲情野趣,自得其乐。

进士,举人,贡生,密密麻麻

镌刻于文庙高堂之上

不止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更有戊戌六君子刘光第

渣滓洞的江竹筠,杀身成仁

舍生取义,重铸知识分子的骨头。

还有南大教授陈铨,新诗长辈

张新泉、李自国,续写富顺

文人辈出恢弘篇章。天池湖畔

橘福园中,千佛寺旁,豆花飘香

让我心潮起伏,赞叹流连。

 

 

》血  

 

如无闲暇,别去翻扯历史

御用文人,没有班固和司马迁

的苦难和骨节,也没有秉笔直书

的智慧和胆识。成者王,败者寇

历史同样只会锦上添花。只有

百姓和野史同情弱者,刘邦

和霸王,哪个更能直逼人心?

刘备与曹操,只因作者切入角度

立场不一。毛润之和朱元璋同样

出身平民,平生的信仰和追求

有着天壤之别。所以,我至今

怀疑--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应该跌入谬论,还是上升成真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