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活的份量,菩萨也无言

(2010-04-06 15:15:41)
标签:

长篇小说

我评他人

评论

分类: 评论

生活的份量,菩萨也无言

 

——读《我寂寞的时候,菩萨也寂寞》有感

心海真诚

 

拿到《我寂寞的时候,菩萨也寂寞》这篇长篇小说后,花了一个晚上就一口气把它读完。初读,激动不已,感慨万千;再读,浮想联翩,掩卷长思。给我的整体印象是:主题宏大深邃,结构紧凑严谨,人物鲜活逼真,情节曲折流畅,内涵奇特丰富,想象温润奇妙,笔触细腻犀利,文字简洁凝炼,情感充沛深沉,故事离奇完整,结尾意味深长。是一部集人间世象百态、风土人情、民俗宗教、巴蜀文化于一体的主旨妙趣横生、地域特色浓厚、故事情节独特、手法笔调新颖的优秀长篇小说。作者试图通过以畸形主人翁的命运变迁、抗争和荒诞虚构的手法,折射出底层社会的喧嚣和浮躁,道德、责任和人性的麻木、沦丧。召唤人间的温暖和大爱,重塑人性的光辉。与我曾读过的俄罗斯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被侮辱的和被损害的》相媲美。

生活的份量,菩萨也无言。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你看。作者何大草先生深得其精髓,是过中高手。不愧为是学院教授和小说界已崭露头角的名家,崇拜之情油然而生。有如下体会记叙一二共讨。

女主人翁形象丰满,个性鲜明,充满了人类坚韧仁慈的母爱。

作者为塑造和凸显女主人翁的形象和个性,不惜浓墨重彩,精雕细刻。

女主人翁缅忆君是一个心底善良清纯、宽厚仁慈、体态丰颐、面容娇俊而命运桀骜却坚韧挺拔的聋哑女。一个被流浪木匠(贵蛋)和女尼(悲红)激情后的弃婴,一对无生育的善良夫妇捡养了她,组合的家庭用爱给予了她一个正常儿童所能享有的天真、淘气、幸福和欢乐,从小跟随养父(缅青山,大足文物所维护工)的耳濡目染,禀赋异常的她在读书的同时,爱好上了泥塑、雕刻和绘画,曾被美国的女博士(克丽奥·卡拉斯)誉为天才。

十岁那年,养父为救她而亡的变故把她彻底击垮了,落下又聋又哑的残疾。是养母(甘敬慈)和同样残疾(兔唇)的大哥哥(常大路)的悉心照料呵护才使她存活了下来,通过辅导和自学,具备了识别唇语和阅读交流的能力。辍学后,为了打发百无聊赖的日子和自食其力,她重拾旧好做雕刻,作品被从事文物艺术交易的公司(曾在宝顶代课的美术老师范仝)相中,低价收购,经炒作后天价卖出。

十九岁那年,在好心人文物所老所长的推荐下,到重庆黄桷坪美术学校(王老师帮助下)插班学绘画。豆蔻年华,怀着自己的梦想和家人朋友的热望,她勤奋刻苦。而残疾人遭受的歧视和对社会知识的缺乏使她始终与时代、社会和群体格格不入。一次在同室女生(嘟嘟)的裹挟下到酒吧娱乐,埋下了遭人(之前嘟嘟和胡小弟打赌)暗算的祸根和伏笔,认识了男主人翁胡小弟,开始了她的初恋。

到谈婚论嫁时,爱她的大哥哥(常大路)颇费苦心的揭穿了胡小弟欺骗她的真相,在怀着一丝挽救的希望后又连遭胡小弟背叛的打击。她坚韧的选择独自在重庆留了下来,靠捏面人和给金大嫂照看杂货店为生。忍辱负重地收养了嘟嘟和胡小弟的孩子(梯梯),直到美国女博士克丽奥·卡拉斯与她生活了一段时日后失踪,希望破灭,离开重庆回到宝顶老家,继承了她养父的事业。为了孩子,她又一次失去了与大哥哥青梅竹马却羞于表白的爱情,含辛茹苦地把梯梯养育到七岁,与郝彪的相遇,又一次燃起了爱情的希望。

爱情是人类生活的主题,而道德和责任的沦丧,带来的不仅仅是悲剧和灾难。

英俊潇洒、风流狂放、穷困潦倒的流浪诗人胡爱蓉(胡小弟),在作者的精心策划和巧妙安排下出场,把这场爱情悲剧和复杂人性的沦落演绎到了高潮。

一个从小生活在成都油漆工多子女社会底层家庭的他,文弱孤僻养成了他很小就钻图书馆、八岁就可作诗的爱好。读中学更是四处投稿,因眼高手低,未被杂志采用,而成绩却落了下去,无赖选择读农学院。对学科不感兴趣的他,写诗歌办校报又受到“读不懂!”“学农的,吃饱才是硬道理!”的嘲讽,更是郁郁寡欢离群失意,经常泡病离校。偶遇在成都一电影院顶替上班的尤四姐开启了他的性意识,便一发不可收拾的放浪。电影院、列宁格勒小酒馆就成了他们消耗青春和高谈阔论(诗歌、艺术)的场所。大学毕业,他被分配在川藏线上一个良种培育站,为了报复农学院女支书而把她睡了,惶恐后溜之大吉跑回了成都。他先后在小报编辑过副刊,中学代过课,论坛做过策划和文案……失业后,经人介绍到深圳一家饲料加工集团。真是冤家路窄,副总裁竟是他农学院的女支书,让他做了市场营销。做了小半年,再也无法忍受喝酒陪客的折磨和女支书的鄙视,得了一笔报酬后便去了云南一边旅游一边写诗。在大理老城小旅馆被老板娘强暴后悄然离开,加入一个地下旅行团游历了柬埔寨、泰国。因被骗利用他捎带白粉,蹲了一年监狱。洗清冤狱后才到重庆投奔在山城午报做编务的尤四姐。四姐便私下把报社编务让他做,自己乐得多写两个专栏,还预支了钱和帮他租了间房安顿下来。闲暇无事便去肯尼亚酒吧帮忙应酬,胡聊乱侃,混口饭吃。与经常泡吧的嘟嘟打赌,实施了把缅忆君追到手的卑鄙伎俩,目的达到时,他却被缅忆君美丽清纯善良朴实的魅力震撼俘虏了,开始了他们之间真正的爱情。而当真相暴露后,怀着悔恨、绝望、恐惧心情的他又一次选择了逃离。

男主人翁胡小弟是作者荒诞笔下虚构的一个人物,他同样也是一个被时代抛弃的受害者。他的玩世不恭和放荡不羁带有社会喧嚣浮躁辗压下底层人物的共性和个性,具有作者写作需要的真实性、批评性和代表性。

情节曲折流畅、引人入胜,结尾出人意料、意味深长。

作者构思巧妙,独具匠心。线索明暗交替,犹如一座回廊绕庭、楼台水榭花园互相陪衬、交相辉映的巴蜀古宅,让读者穿梭其间,流连忘返。

以郝彪刑满出狱回到成都老城宽巷子起笔,为躲避情人(小观音)的纠缠(重蹈覆辙去讨债)和养活自己,从成都替鱼场老板送鲫鱼下重庆大足邮亭,落脚在好妹仔鲫鱼馆替年轻漂亮的女老板(常好)打工。因郝彪高大英俊彪悍,既给鱼馆带来了好生意,也给鱼馆女老板带来了相见恨晚的好感。一天他利用生意空档的间隙去油菜花地散步,偶遇主人翁缅忆君带着像似妹妹的儿子(梯梯)路过,有了一面之缘,缅忆君的长相和表情却深深地吸引了他,似曾相识的亲切感油然而生,鱼馆的再次相逢更增添了彼此深刻的印象。在阴历二月十九的宝顶香会节上,缅忆君求助郝彪救援了失踪的梯梯,更是推进了他们之间相处的机缘。一来二往的接触,加深了郝彪与缅忆君母子间的友谊和感情。而常好对郝彪的追求,又带出了缅忆君与胡小弟以及美国的女博士克丽奥·卡拉斯之间的悲伤情感故事。

真如剥笋,节节相连、环环相套、层层相接。故事到了结尾,更是异峰突起,出人意料。追求常好的大厨(刘建设)给郝彪带来了已为他怀孕的情人小观音,而另一个好心人(不明,估计是追求郝彪的常好)也用信件召来了嘟嘟和胡小弟准备接走寄养的梯梯,让人扼腕叹息和无穷的想象。

笔力雄健老道,描摹细腻繁华,驾驭娴熟自如,具有典型的南方(巴蜀)地域特色。

美国女作家尤多拉·韦尔蒂曾这样写到,小说家的劳动就是“通过回忆把生活变成艺术,使时间把它夺走的一切归还给人。”或者我们可以说,在一切伟大的文学作品中,无论种族还是时代,追忆都是共通的(也可能是唯一的)主题,从古典的《荷马史诗》、《红楼梦》到上世纪的《追忆逝水年华》、《百年孤独》,莫不如此。感人至深的追忆首先取决追忆者的人生境遇,或从浮华若梦中省悟,或在徘徊歧路中怅惘。这种省悟、怅惘除了从血液里带来的没落感,还来自对个人、族群、乡土境遇的高度自觉。

何大草先生生于斯也长于斯。巴蜀文化的浸润和后天的修为,使他迅速成长为具有巴蜀地域特色作家群中的佼佼者。比较他所著的《所有的乡愁》和《盲春秋》,这部长篇小说更能展示他的长处和特色。不论是他笔下的城市、乡村和风土人情,还是人物的外貌、言行、内心以及时空、视线和情节的转折、延伸、跳跃,都深深地打上了巴蜀地域的烙印。作者渊博的学识、想象的奇妙、构思的周全、文字的凝炼结晶出了这部具有主题宏大深邃发人深省的长篇巨作。读后,深受教益和启发,值得我学习和仰慕!

《我寂寞的时候,菩萨也寂寞》现已在《十月》杂志发表,如能改编拍摄成电视或电影,对重庆和大足的现实意义将更加彰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底层断想
后一篇:一个人的忧伤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