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了,天还没有黑,烟花炮竹声就覆盖着整个北京城,我早早就开始炖上了排骨,做着自己拿手的小菜。虽然是两个人的节日,但是也不会将就过去,无论什么节日都要过得隆隆重重,每一个环节也不能少。其实现在元宵节过后整个年也就算结束了,不比在家里的时候,过了正月23,那才是真真算了过完了年,在家乡,大家都会在正月23,准备好多蒿子秆在院子外面,堆成一个个小山,吃过晚饭,等到夜幕降临的时候,大人们就会点燃这些火堆,火焰越旺,越高,就预示着来年的好运越旺,生活越美好。
大人孩子们都簇拥在火焰旁边,放着烟花,还有一个特别的将就,就是人人必须要从火焰上跳过去,这样才能去掉身上的晦气,来年才能平平安安,幸福美满。等到火焰灭了的时候,还要用铁锹扬收成,一般在城市里人们都没地可种,但是因为是祖上留下来的风俗讲究,每家每户还是要扬收成,一边扬,一边喊“麦子花”“豌豆花”“荞麦花”“谷子花”小孩子都在一边跟着喊“好收成”“好兆头”“好日子”。收成扬完,还没有结束,小孩儿们就跑上去踩火星,一边踩一边喊“鸡宝宝鸭宝宝,鸡宝宝鸭宝宝”听大人们说是为了让畜牧业也有个好的丰收。
直到长大了,奶奶才告诉我,让我们踩火星,是大人们骗小孩,让他们把火星子都踩免了,怕引起火灾。我听了恍然大悟,原来小时候的我们真的好幼稚,但是现在想想,我还是相信那个善意的谎言,祝福来年是个丰收年。
很多年过去了,离开了家乡,走去了那个祥和平静的城市,再也没有跳过火山,扬过收成,踩过火星子。虽然也有机会回家过年,可是也再没有时间能留到年正月23了。
今天又是元宵节了,离23不远了,爸妈告诉我,每年都会照旧,虽然市区里不允许放火,但是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却还是依旧延续着这一项有趣的活动。
天黑了,吃过了晚饭,我和老公带上了很多烟花,下楼来到了花园里,已经有很多人开始放烟火了。从小都胆子特大的我,一手拿着香,一手拿着烟花,看着烟花在手中燃放,兴奋极了。老公胆子特小,一个劲的喊着“小心啊,小心啊”,当我点燃小时候经常玩的电光花的时候,老公兴奋坏了,好美啊,好美,我诧异地问他“没有玩过吗?”“是啊,以前家里都是只买鞭炮,这些烟花,从来就没有玩过。”我忘记老公是在农村长大的,这些城市里孩子玩的东西对于他的童年来说实在是一种奢侈,又何尝能够玩到呢?我看着老公像个孩子一样,我们一手拿着点燃的烟花,在院子里扭起了秧歌,这是老公学会的第一个舞蹈,我清楚记得通知他要参加新年晚会时候的兴奋,在第一天回来听他被嘲笑的郁闷,舞蹈对于我来说太简单不过了,从上幼儿园的时候这些对我来说就是小菜。我记得我教他时他身体僵硬的像个木偶,也清楚地记得他认真刻苦练习时候的执着。现在他可以一边走着十字步,一边作出各种各样的动作。美丽的烟花在天空绽放,宛若一个个美丽的花朵,声声响亮的炮竹声,在欢声笑语声中响彻整个穹宇。
我默默告诉自己,今生好好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感情。就像着烟花,永远给他最美好的回忆,今夜补偿他在童年里所有的亏欠,今夜属于我们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