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记的博客
李记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23
  • 关注人气: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8年语文高考“连贯”新题型订正一例

(2018-11-15 16:57:58)
分类: 心得论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从珠海景色最美的滨海道路——情侣路上向东远眺,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宛若蛟龙,蜿蜒腾越于        的海面上。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梁工程,也是综合建设难度最大、最具挑战性的超级工程:在       的外海搭建使用寿命120年的钢铁巨桥,在海底40多米深处建造最长的沉管隧道,穿越30万吨级航道和白海豚保护区……可以说,每一项挑战都       。“港珠澳大桥是一座        的科技大桥,在这些世界级挑战的背后,是一系列创新攻坚和科技支撑的强力驱动。”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表示。

从上空俯瞰港珠澳大桥,巨龙在离岸20多公里处倏忽隐没,再在6公里外腾空而起,       ),工作人员都亲切地称其为“贝壳岛”。

贝壳岛不简单。在外海“无中生有”造出两座面积10万平方米的小岛,且当年开工、当年成岛,创造了世界纪录。传统沉管隧道都是‘浅埋’,但港珠澳大桥的沉管顶部荷载超过传统沉管5倍,如果按照国外经验,采用节段式管节(柔性),有可能存在接头抗力不足、接头漏水等风险。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揭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和“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方案。这一方案与国外专家提出的“深埋浅做”方案相比,节省了工期。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A. 小岛像蚝贝一样连接两端

B. 两端的小岛连接在一起,状似蚝贝

C. 连接两端的小岛状似蚝贝

D. 两端的小岛像蚝贝一样连接起来

 

该题网上的答案分析如下:

试题分析本题以语句复位的形式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从话题统一、内容前后勾连、事理相承、意境协调、句式一致等角度思考。本题从上文来看,语段陈述的对象是“巨龙”,也就港珠澳大桥, ABD三项的主语都是“小岛C项的主语是“巨龙”,也就是港珠澳大桥,所以从保持陈述对象一致性的角度来看,ABD三项与上文衔接不紧密,应排除。故答案应为C项。

 

按——此题素材源自《人民日报 》2018012620 版的记者文章,题为《港珠澳大桥的“科技密码”》,原句的上文如下:

 岛隧工程,是港珠澳大桥建设的难中之难。

 从上空俯瞰港珠澳大桥,巨龙在离岸20多公里处倏忽隐没,再在6公里外腾空而起,连接两端的小岛状似蚝贝,工作人员都亲切地称其为“贝壳岛”。

     答案可以是C项,但上述网上的解题分析有误。很明显,ABCD四个选项句子的主语都是“小岛”(或者加上了定语的“小岛”),分析中认为:“C项的主语是‘巨龙’”这个说法莫名其妙。要说选C的理由,只能说C项是文章原作者的句子,而事实上,原作本身就有语病,用有病的句子设计成试题,十分不妥。(BD二句本身就逻辑不通,A句和C句都是表达不清)

原文语病分析如下:

“从上空俯瞰港珠澳大桥,巨龙在离岸20多公里处倏忽隐没,再在6公里外腾空而起,连接两端的小岛状似蚝贝,工作人员都亲切地称其为“贝壳岛”。”

该复句由五个分句组成,首分句省略了主语“人们”;第二分句主语“巨龙”即大桥(借喻,承接了前句的宾语);第三分句主语也是“巨龙”,承前省略;第四分句,主语突然换成了“小岛”。无论“小岛”或者“连接两端的小岛”都与上文的“巨龙”(大桥)衔接不上,原作没有注意到这个主语和前文的连贯性。使“小岛”和“大桥”相联系的,其实是“隧道”。但这五句并没有明确介绍“隧道”,“小岛”实际出现在大桥中段,和“连接两端”扯不上关系。而且题目阅读材料上下中“隧道”一词的出现,跟本复句隔开了二、三行,内容上也不相联系,读者很难想到这和选项中“小岛”之间的关系。

2018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也用到《人民日报》的这个材料,但经过更用心的改造,使上下文更有连贯性,尽管如此,但上下文的转换还是有突兀之感:

……经过综合考量大桥的最合理方案确定为“桥、岛、隧交通集群工程”,即在航道海域大桥沉入海底,搭建深埋深管同时在海道两端建起人工岛连接桥身。

外海人工建岛和海底沉管隧道,是港珠大桥建设的难中之难。

从上空俯瞰港珠澳大桥,巨龙在离岸20多公里处倏忽隐没,再在6公里外腾空而起,隧道两端的小岛状似蚝贝,工作人员都亲切地称其为“贝壳岛”,这是在外海“无中生有”造出的两座面积10万平方米的小岛。

   原作中“连接”二字被改为“隧道”,消除了句子本身的模糊性,但还是解决不了与上文的衔接问题。由巨龙的比喻,一下子又变成不用比喻的隧道,转换有些生硬。但这个修定足以说明了原句有语病,必需修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