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课的目的是什么?

(2009-12-25 10:43:24)
标签:

教育

分类: 随笔

象山听课感想

  前两天参加了物理特级教师带徒活动,活动内容是听两节课然后再评课,最后听黄老师的讲座。上课的是象山中学的陈老师和象山三中的叶老师,内容是平抛运动研究和重力势能。这是两堂风格完全不同的课。

  陈老师的课是一堂实验探究课,课的目的是让学生设计实验来画出平抛运动的轨迹。陈老师讲了三个实验方法,分别是笔尖描迹法、水流描迹法和频闪照相法。具体的内容就不写了,就写些自己的一点想法吧。

    即为探究课,我想这堂课的主体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目的也是由学生来进行实验的设计。所以这样的课应该是比较难上的,第一学生的想法千奇百怪,老师上课之前根本无法准备全面;第二,教师上课时需要一定的临机应变能力,需要能短时间内对学生的设计做出一些判断;第三,课堂比较难以控制,容易跑题;第四,如何将学生的想法引导到老师想要的想法上来而又不打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关键。

   当然那天陈老师的课总体上还是比较好的,设计的实验也基本上“代表”了学生的想法。但是这堂课给人的整体感觉便是一堂实验设计展示课,而展示的也是老师的设计。学生只有听得份,纵使有些提问,但是老师最后也没有给与很好的解答,而只是讲了自己的设计。所以严格意义上讲,这已经不是一堂探究课了。

  那么如何上好这堂探究课,在课后特级师傅也给了一些方法,主要是上课之前先要让学生设计好方案,上课的时候进行方案的评价。当然这种方法是最好的,但是我想这并没有解决问题。我们的任务是如何教会学生探究,而不是仅仅来评价方案,当然方案的评价也是探究里的一部份,但不是全部。但是一节课只有45分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进行一次完整的实验设计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觉得这样的课必须先来定一些条件,在限定条件下来进行探究。比如上课前先告知学生我有哪些仪器,然后让学生用现有的这些仪器来进行设计。当学生有设计的想法出现时,不能只让他说一下简单的想法,而是要让他想清楚整个的操作步骤,最后上台来做。当然可能有时一个认为很简单的想法结果在实际操作时却困难重重,比如课上学生提出的直接用小球沾上墨水来描线,当时陈老师给与了很简单的否定,理由是小球会碰到纸面,这样会弹离纸面。但实际是否如此呢?正如课后特级师傅所说,其实完全可以让小球在斜面上做类平抛来研究,当初伽利略不就是在斜面上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么。当然这里需要对学生解释这样做的理由,原因等等,其实物理实验中有很多这样的研究的。所以陈老师的一句简单的否定打击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在之后的提问中学生便变得很“乖”,回答得都是书上出现的方法。所以要说失败,这节课在第一个问题的时候就已经败了。所以只要学生有想法,我们就应该尊重他的想法,如何否定,只需要让他上台来演示一下即可。讲再多的话还不如让学生自己亲手实践一下更有说服力。所以实验探究,就是要让学生在实验中去体会自己的设计的成与败,败在什么地方,怎么改进等等,有道是实践出真知。纵使学生演示失败了,那又怎么了呢,不是更好么?其实探究不是漫无边际的空想,探究也是要基于一定条件的。如果让我来解决这个问题的话,就是给定实验仪器前提下的探究。这节课要完成的任务,也绝非是让学生知道怎么画平抛运动的轨迹方法,而是知道怎么去寻找方法,寻找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当任务失败时应该怎么弥补等等。

   记得上次有个大学教授给我们做讲座是说到,钱老逝世前最后说了一句话,意思是钱老很担心中国的教育,中国已经有很久没有出现大师级的人物了。听了这两堂看似成功的课,我也有了钱老的担心。

   上课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我许久,我看了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看了陶公的几篇教育文章,我觉得这个问题更加使我寝室难安了。

   第二节是叶老师的课,讲的是重力势能。这是一堂理论探究课,叶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堂精彩的推理课,一步紧扣一步,最后得出结论。听了这堂课,我想到了看演出,有时候我们会去看一些精彩的演出,舞蹈者的舞蹈真的非常优美,也给了我们很深的印象。但是看完后,我还是我,我绝对成不了舞蹈者,甚至连舞蹈者做的最简单的动作我也仍旧不会。

   上课是表演么?难怪这堂课有个学生出去时说了一句话:“这个老师讲的有问题,他没有说要忽略空气阻力!”,我听后真的是感慨万千,一堂看似精彩的课后学生竟然不懂这节课最基本的内容。

上课的目的是什么?是让学生知道这节课的知识点么?是要让学生知道一种学习的方法么?百年前陶公就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在他眼中有三种教师,第一种是只会教书上内容的教师;第二种是会交给学生他想要学的知识;想想我们的教师,如能做到第二种就已经非常不错了。有陶公严重第三种教师么——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的老师!在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只需要一台上网的电脑我就可以知道任何我想知道的知识,只需要搜索一下,我就可以知道任何解题的方法。那还要我们老师有何用啊?

为什么教科书上仅仅有这些内容,难道是因为这些内容最重要么?答案当然是不!教学的目的在与让学生通过学习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掌握如何学习的方法,知识不是重点,重点在如何掌握它的方法,重点在让学生经历这个掌握的过程!在这个年代,如果你仅有那么一点学校学得的知识,你将无法生存!去看看社会上奋斗的人们,牛顿运动定律有什么用啊?我曾和我的学生们提起学习,我说若干年后,我们学到的这些牛顿定律你将会忘得一干二净。那么我们现在学这些有什么用的?难道仅仅为了高考?我说虽然今天讲到的知识你会忘记,但是今天你经历的学习过程将永记你心里!通过经历这些你会知道如何自己去学习,学习新的知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