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云鹏:神工出妙品 朽木亦通灵
标签:
上官云鹏书画根雕梅花艺术人生 |
分类: 艺术人生 |
神工出妙品
——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上官云鹏散记
郭 连 莹
一
说来,我与上官云鹏先生可谓忘年之交,他长我近三十岁,可我们之间毫无“隔代”之感。这种亦师亦友的情谊,使我更进一步走进他的艺术人生。
上官先生现为我市根雕协会副主席。他眼光矍铄,气宇轩昂,谁也不相信他已步入花甲之年。
上官云鹏先生祖籍山东济南,16 岁便背井离乡到峰峰煤矿基建局工作,1960年,正式到峰峰矿务局的一个煤矿作采矿工,并参加了单位业余文工团,频繁的舞台演出,练就了他今日过人的“说学逗唱”功夫。1963年,天津音乐学院在邯招生,他有幸被录取,但身为长子,他要养家糊口,迫于生计,也就放弃了这次机会。就这样,他在八百米深处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直到一次致命的工伤后,他才由“井下”转为“井上”。当时恰逢矿晋升省级“园林式单位”,他便开始了园艺设计,直到退休。
二
我们相识于九十年代初,那时,我刚上班,职工大食堂里多幅精美的国画作品常常使我流连忘返,矿工们都知道那是“老官”的画。共同的艺术爱好,使我有幸走近和了解上官云鹏这位黑土地艺苑中的“奇才”。
书画、根雕是他成名的法宝,吹拉弹唱颇具专业水准,园艺、盆景也术业有专攻,可谓艺术“杂家”,但他却是地地道道的“煤黑子”。煤矿十年,我深切体会到:选择煤矿便是选择一种苦难与忍受。然而,正是煤矿苦难的现实,孕育了上官云鹏广泛的兴趣爱好,即便煤矿单调的生活也使他觅到了宽广的创作空间。繁重的劳作之余,别人在喝酒、打牌、侃大山,他却靠涉猎各种技艺来充实自我。艺术是相通的,一旦确定了创作题材和主题,各种艺术形式都会作为表现手段相互渗透,从上官云鹏的艺术创作中便可窥见一斑。他笔墨的线条仿佛是音乐的律动;他的根雕、盆景犹如立体的画、无声的诗;他的园艺设计的构图与色彩无不吸收国画的营养。
从刚上班时跟别人学画炭精人物画开始,他一发而不可收,对绘画艺术执着而痴迷。他的工资收入除了生活费,几乎全用在了笔墨纸张及图书资料的购买上。他的花鸟画初学徐渭、八大的笔意构图,山水画则临习关山月的作品。他广纳古今,博融左右,师法自然,不泥古人。他不断在画苑里突破传统的画法画理,可以在各种材质上彰显国画的效果。他的客厅里悬挂着两幅直接画在玻璃上的画:吴作人的骆驼和齐白石的虾,几位市内的画家乍看还以为是宣纸装裱的作品,因为中国水墨画的墨分“五色”被他在玻璃上渲染得淋漓尽致,谁见了都会连声称奇。
上官云鹏作画尤长于梅花,无论是盈尺小品,还是丈许大幅,干湿互见的用墨老辣、苍拙,他以现实的梅花取材,绘就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画面,构图寓意也颇具匠心。梅花之所以成为文人作画喜爱的题材,是因其傲雪凌霜而屹立不拔,引领着春天的复苏,这不正是上官云鹏于艰苦卓绝的逆境中奋发有为、不屈不挠的精神之象征吗?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为梅赋诗讴歌,挥毫泼墨。上官先生把他对梅花的喜爱与依恋之情融于笔墨、寄于刻刀,长期以梅花作为创作母题。几十年来,他观遍了中国的四大古梅,多次翻山越岭,南到江苏林海、北临长城关隘,风餐露宿,写生体悟,创作了若干气势磅礴、恢宏大气的梅花题材系列作品。他还不远千里在厂区引植梅树。赏梅、植梅、画梅、刻梅,真乃煤城“梅痴”也。
三
当上官云鹏在绘画上有所建树之后,又将艺术的触须伸向了另一门造型艺术——根雕艺术。根艺是中国工艺美术中的一门独特艺术,它取材于大自然的各种枯木断根,经过人为的选择、创造,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是一种不可复得的唯一性艺术。二十年前,当上官云鹏在市里的工艺品商店里第一次见到根雕艺术品出售时,创作根雕的冲动油然而生,并因此而扬名。
他凭借扎实的美术功底及从事园林艺术的便利条件,开始游走于根的世界。空暇时,他总爱到旯旯旮旮和坑木场垃圾堆里游逛,苦苦寻觅自己心爱的树根,可以说每一件根雕都蕴含着一个故事。搞根雕是件苦差事,与绘画相比,不但费力,而且劳神。一件成型的根雕作品一般要经过寻根、去杂、定位、雕镌、抛光、装座等几道工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了有充足的根源,他常常利用星期天或大雨过后往山里寻找,天不亮就进山,披星戴月才回家,浑身上下沾满泥土,可一看自己背回的那堆树根,他不禁喜形于色。那件高2.12米、宽3.14米,当时为“河北之最”的根雕作品“百兽图”竟然耗去了他半年心血。在他的眼里,根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他说:“根雕不同于木雕。根雕的美在于自然,在于象与不象,似是而非之间,追求的是一种神韵与内涵,就像舞台上的演员,扮相好不一定表演好。要善于从丑陋的根中去发现美的元素。”
他正是用艺术的眼光赋予朽木以灵魂,用其内涵去打动人心。尽管他为了根雕艺术投入了很多,但件件作品都好似孩子一般令他疼爱,不忍卖掉,就这样彼此朝夕相伴。
四
走进我省著名书画大家姚小尧先生为其题写的“拾贝斋”画室,宛如走进一个艺术世界,博古架上陶瓷品琳琅满目,墙上床下根雕作品形态各异,与长长的画案上的巨幅梅花相映成趣。在这样艺术的氛围里,看他笔走龙蛇,听他纯正高昂的京戏唱腔及惟妙惟肖的语言模仿,真是一种艺术享受。几十年来,上官云鹏在艺海里拾贝不辍,拾得累累硕果。他多次参加省市书画作品展,连续参加了四届全国根雕艺术作品展并获奖,1997年4月,应河北省林业厅特邀,他的根雕“百兽图”参加了上海举办的“第四届中国花卉博览会暨首届中国花卉交易会”,荣获根艺类优秀奖,为河北省争了光。他现为中国工艺美协中国根协会员,中国煤矿美协会员,98年被省文联特授予“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其事迹作品先后入选《中国奇石花卉根艺大典》、《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家大典》、《中华书法绘画作品集》和《中国民间艺术家名人录》等典籍。我省著名画家朱佰华先生观看了其根艺作品后,题写了“根艺千秋,事业万岁”八字以勉励。
如今,上官云鹏的两个儿子军事业有成,他们老两口已退休,赋闲在家,于是,他毅然决定离开生活了近半个世纪的煤矿,移居市里。他用艺术而又挑剔的眼光最后选择了安居政通小区,他说能在这样的环境里颐享天年,是我料所未及的。
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地盘上安居,上官云鹏先生一定会迎来他艺术人生的春天——我期待他神工之下的妙品……
http://s1/mw690/5c579ac2td752f28e8e90&690
http://s16/mw690/5c579ac2td752f79fa3df&690
http://s4/mw690/5c579ac2td752fc0c2d83&690
http://s10/mw690/5c579ac2td753020f2a49&69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