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死都死不起,情以何堪

(2011-04-03 17:58:58)
标签:

朱衣点头

杂谈

文化

分类: 杂谈

死都死不起,情以何堪

文/朱衣点头

 

在高房价泡沫的背后,我们发现有一种地价已经悄悄超过房价,那就是墓地价。

“死不起”一词目前非常流行。近期“公墓使用年限20年,20年后续费”让“死不起”更是锦上添花。

1992年《民政部关于公墓管理暂行办法》中“经营性公墓的墓穴管理费一次性收取最长不得超过二十年”的规定,在后来出台的“墓地和骨灰存放格位的使用年限原则上以20年为一个周期”面前失去意义。

对着“经营性公墓的墓穴管理费一次性收取最长不得超过二十年”这句话,曾仔细思考了很久,到底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个人理解,可能是一次性收取不超过20年的管理费后,将不再收取任何费用,墓地也将进入“养老保障”阶段。只要不出现重大自然灾害,将永久存在并得到相关维护。

可能这的确是我个人的一厢情愿。在我的概念中,公墓管理与维护费用应该属于国家财政预算中的一部分,是属于全民性的公益事业。在收取全民税收时,就要考虑全民“后事”。

可惜这一切在“墓地和骨灰存放格位的使用年限原则上以20年为一个周期”的规定下,变成了赤裸裸的商业行为。甚至部分群体、部分地方政府,把这当成未来可以产生巨大利益的一项事业来经营。

高房价背后的真正原因就是政府推波助澜,因为太多地方政府,靠这一块来支撑大部分财政收入,以此过着丰衣足食、“安享晚年”的生活。现在抓住“使用年限原则上以20年为一个周期”一词的漏洞把手伸进了墓地。不仅“死人”不寒而栗,后人也左右为难。

是交还是不交?亲情与现实面前,该选择哪种?

计划生育已经三十多年,中国大部分家庭都是421模式往下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个孩子出生后要面对6个老人。若干后,面对那么多墓地,以及市场不确定的价格,能不能承担续费费用?

假如没有后人,又该怎么办?或者有后人,却无力承担续费费用,或不愿承担续费费用,是不是只能“死无葬身之地”?

房价、油价、物价、教育……仿佛没有一样价格不在上涨,唯一看不到太大变化的就是工资单。

这样的环境与背景下,又要面临高墓地价。而且使用年限比房子70年少了50年,每20年就要续费一次,让我们年轻一代情以何堪?难道我们真的要面对一个失去温情的社会?难道我们真的只能面对一个赤裸裸商业化的社会?

 

推荐长篇连载结婚五年:非常规出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