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资时代,年轻恋人一起来玩圣诞节
文:朱衣点头

洋节日大概都是为恋人以及商家而准备的。正在现实中努力拼搏,或者无浪漫意识的恋人,肯定都不会去过什么洋节日。真正关注以及置身洋节日其中的,基本上都是那些有点时间、有点浪漫、有点金钱的小资们。商家也特别喜欢这类人,无论商场、餐饮还是娱乐场所,都期盼洋节日时,这些小资们的光临。
我算不上这类人,起码目前算不上,第一、没闲时间;第二、没闲钱;第三、无恋人。但这不妨碍我了解圣诞节,以及与圣诞节有关的一些东西。
为方便有时间有闲钱有浪漫情感的年轻恋人,特拿出来分享,我尽量用自己理解的词语来表述。

圣诞节
圣诞节是基督教的一个重要的节日,定于每年12月25日,纪念耶稣基督的诞生。在大部分国家,圣诞节相当于中国的春节,可见它的隆重与欢庆。中国春节最热闹不是年初一,而是除夕,圣诞节也差不多,最热闹的是24号晚上,我们称为“平安夜”。西方国家很多年轻人在平安夜差不多是彻夜狂欢,跟中国守岁差不多。
中国的春节主要是以红色为主,春联、红灯笼、中国结,红蜡烛等等。西方人以红、绿、白三色为圣诞色,几乎家家户户都要用圣诞色来装饰。红色的有圣诞花和圣诞蜡烛。绿色的是圣诞树,它是圣诞节的主要装饰品,用砍伐来的杉、柏一类呈塔形的常青树装饰而成。上面悬挂着五颜六色的彩灯、礼物和纸花,还点燃着圣诞蜡烛。红色与白色相映成趣的是圣诞老人,是圣诞节活动中最受欢迎的人物。西方儿童在圣诞夜临睡之前,要在壁炉前或枕头旁放上一只袜子,等候圣诞老人在他们入睡后把礼物放在袜子内。在西方,扮演圣诞老人也是一种习俗。

圣诞树
圣诞树最早出现在古罗马12月中旬的农神节,德国传教士尼古斯在公元8世纪用纵树供奉圣婴。随后,德国人把12月24日作为亚当和夏娃的节日,在家放上象征伊甸园的“乐园树”,上挂代表圣饼的小甜饼,象征赎罪;还点上蜡烛,象征基督。
圣诞树的来历流行着两种说法。一种说是16世纪宗教改革者马丁·路德,为求得一个满天星斗的圣诞之夜,设计出在家中布置一颗装着蜡烛的圣诞树。另外一种说有一位农民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圣诞夜里接待了一个饥寒交迫的小孩,让他吃了一顿丰盛的圣诞晚餐,这个孩子告别时折了一根杉树枝插在地上并祝福说:“年年此日,礼物满枝,留此美丽的杉树,报答你的好意。”小孩走后,农民发现那树枝竟变成了一棵小树,他才明白自己接待的原来是一位上帝的使者。
在西方,不论是否基督徒,过圣诞节时都要准备一棵圣诞树,以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圣诞树一般是用杉柏之类的常绿树做成,象征生命长存。树上装饰着各种灯烛、彩花、玩具、星星,挂上各种圣诞礼物。圣诞之夜,人们围着圣诞树唱歌跳舞,尽情欢乐。
所以有时间有闲钱有雅致的年轻恋人们,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圣诞树,有大有小,按自己的喜爱程度。打开圣诞树上的彩灯,放几首温柔音乐,肯定征服你恋人的心。

圣诞老人
据说这个可爱的老头原是小亚细亚每拉城的主教,名叫圣尼古拉,死后被尊为圣徒,是一位身穿红袍、头戴红帽的白胡子老头。每年圣诞节他驾着鹿拉的雪橇从北方而来,由烟囱进入各家,把圣诞礼物装在袜子里挂在孩子们的床头上或火炉前。所以,西方人过圣诞节时,父母把给孩子的圣诞礼物装在袜子里,圣诞夜时挂在孩子们的床头上。第二天,孩子们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床头上寻找圣诞老人送来的礼物。
如今,圣诞老人已成为吉祥如意的象征,不仅是过圣诞节时不可缺少的人物,而且也是欢庆新年时不可缺少的人物。

圣诞袜
圣诞袜用来装礼物的是一对红色的大袜子,大小不拘,也是小朋友最喜欢的东西,晚上他们会将自己的袜子挂在床边,等待第二天早上收礼。
你有可以弄几只圣诞袜然后装些你恋人喜欢的礼物晚上偷偷放到你恋人的床头。反正是玩浪漫,那就玩彻底些。

圣诞帽
这顶红色帽子,据说晚上戴上睡觉除了睡得安稳和有点暖外,第二天你还会发现在帽子里多了心爱的人送的礼物。在狂欢夜它更是全场的主角,无论你去到哪个角落,都会看到各式各样的红帽子。
现在很多商家在圣诞节期间都要求服务人员戴上这顶红色圣诞帽。所以你如果跟恋人一起过圣诞节,一定要戴上它,有了它就有了圣诞节的味道。

圣诞大餐
像中国人过春节吃年夜饭一样,欧美人过圣诞节也很注重全家人围坐在圣诞树下,共进节日大餐。
圣诞大餐吃火鸡的习俗始于1620年。这种风俗盛于美国。英国人的圣诞大餐是烤鹅,而非火鸡。奥大利人爱在平安夜里,全家老小约上亲友成群结队地到餐馆去吃一顿圣诞大餐,其中,火鸡、腊鸡、烧牛仔肉和猪腿必不可少,同时伴以名酒。
在中国估计火鸡不太好找,那跟恋人一起吃圣诞餐时,就随便点盘有鸡的菜吧。反正都是形式,也不必在意形式的完全一致性。
看来,想过好圣诞节也不容易,不过我想,对于有时间的小资们一定不怕麻烦,因为他们本身就喜欢这些有点麻烦但能感受到浪漫的节日气氛。
特别声明:
本文为原创,新浪首发,如需转载或刊用请联系本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