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死的方法...
(2009-11-21 01:12:08)
标签:
侯文咏怕死警察医师杂谈 |
分类: 台北随笔 |
对于像我这种在医院常有机会见识死亡的人,老实说,对于所谓『不怕死』这件事一直是充满怀疑的。有一次我有机会和前警政署长侯友宜聊天,不免好奇地问他:
『过去你在第一线攻坚,当你冒着生命的危险时,你会想到死亡吗?』
(我其实是想问,你不怕死吗?)
侯友宜很认真地想了一下,对我摇摇头。
『为什么?』我问。
他的回答至今我仍印象深刻。他说:
『攻坚的时候,我想的是工作,死亡固然是这个工作的一部分,但工作就是工作,你不能把工作分开一块一块想。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也只有做好工作,才能避免死亡发生。』
我心里想着,原来不怕死的人多半是工作狂,同样的,反过来,我发现工作狂通常也都是不怕死或是不知道要怕死的。
(像是说着和平、奋斗、救中国,然后死掉的那位。)
不过,这样的赞叹,到了医师身上,就完全行不通了。
有一次我在病房,听见主治医师对病人说:
『只要这个肿瘤继续长大,哪怕是冒着生命的危险,我们也要开刀进去,把肿瘤取出来。』
我记得很清楚,病人本来一开始还听得热情激昂,但到最后渐渐变成一脸迷惑。
『所谓冒着生命危险,』我想,病人迷惑应该是:『冒的到底是谁的生命危险?』吧。
(答案当然是清楚而明白的。)
因此,同样不怕死,医生和警察的立场显然是差很多的。这也是为什么常有病人家属控告医师,却很少听说有受害者家属控告警察的。
偶而有机会在医学界演讲时,常常被问到如何减少医疗纠纷,促进医病关系之类的问题。我想,很多人都可以说一大堆什么标准程序、信任、爱心之类的方法,但我却觉得,首先,这事是一定要想清楚的。
否则,再怎么说,也都只是有爱心的、有医德的医师单方面『不怕死』的方法啊。
(怎么说着说着,又说回将心比心了呢?唉,真是老狗玩不出新把戏....)
总之,归纳起来,不怕死的方法有两个:
(唉, 这篇文章的中心主旨愈写愈散漫,所以作者现在不得不开始拗结论了。小朋友写作文千万不要学,叔叔是有练过的。)
一、让死亡包装在工作、或更大的命题里,这样,只要专心对付那个工作、或命题,就可以不怕死了。
二、当然,如果死的是别人,那就更不怕了。
这是目前知道的两个最好的办法。如果还有更好的,请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