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阿姨拍戏也出乌龙

标签:
侯文咏琼瑶乌龙连续剧杂谈 |
分类: 朋友说的故事 |
前几天一边喝可乐,一边看电视的古装连续剧,听到戏里面唐朝皇帝对怒气冲冲走进来的爱妃说:『你今天到底是吃了什么炸药?』差点没当场昏倒在沙发上。还真是佩服这个天才编剧——炸药少说也得再等个几百年之后才会在历史上出现,真不知道皇帝从哪学来的俚语。
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只要拍起戏来,稍不留意,难保不出现这种乌龙。我在担任『危险心灵』制作人之前,就曾特别跑去请教过拍戏经验丰富的琼瑶阿姨。她告诉过我一个她自己的拍戏乌龙,到现在我还印象深刻。以下是这个故事:
讲到拍电视剧,不管你再小心,那还真是处处都可能出差错。通常我们拍戏的作业习惯是跳着拍的,因此稍不注意,意外就冒出来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好了,戏拍完了,剪接时才发现,怎么主角出门时穿这件衣服,回来变成了另外一件?主角又不是超人,难道还在电话亭换衣服不成。这时候你说该怎么办?
当然,如果还来得及补拍那当然就补拍。问题是往往发现时已经来不及了。
(怎么说来不及呢?我问。)
来不及的原因很多啊,像是经费、演员的档期、场地的配合,很多问题拍的时候一旦没想到,等到了剪接时才看出来,多半已经来不及。
(喔?)
我再举个例子吧,前一阵子我们拍了一部清装连续戏?里面就有一场戏,讲的是个贪官,把地方搞得遍地饥荒,民不聊生,到处怨声载道。后来皇帝知道了,决定要处决这个贪官。
由于这场戏很重要,因此场面一定要大。戏在大陆拍的时候我人不在现场,只特别交待导演,一定要把老百姓那种群情激愤的气氛表现出来。
戏拍完了,剧组回报一切顺利。大家似乎都很满意,我也没有特别过问。等毛片回到了台北我一看:气势果然拍得不错,场面看起来也很壮观。老百姓恨这个贪官,一听到他要被处决了,全部都来围观,还对着贪官砸鸡蛋、青菜……看到这里我心里大叫一声:『完了。』麻烦大了。我立刻拨了个电话给导演。我说:
「你干嘛行刑前,还安排老百姓对这个贪官砸鸡蛋,又丢青菜?剧本上明明没有这一段的?」
『是你特别交待要拍出群情激愤的气氛,』导演说:『我是想,这样画面比较生动……这些道具可是千辛万苦找来的,难道你不喜欢吗?』
『哎啊,不是我喜不喜欢的问题。重点是一砸鸡蛋你就完了!』
(怎么会完了呢?我问。)
你要搞清楚,戏是清朝的戏,戏里面闹着饥荒,老百姓连饭都没得吃了,去那里找那么多鸡蛋呢?再说,从前物质缺乏,鸡蛋多珍贵?就算老百姓有鸡蛋,也舍不得拿出来砸啊。
(对喔,我说。怎么没想到呢?)
想到对喔已经来不及了。你看,戏已经都杀青,演员也安排了别的档期。那么大的场面要再重拍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那怎么办呢?)
想来想去没别的办法,只好进剪接室去剪。糟糕的是,导演拍得太用心了。整场戏充满了鸡蛋、青菜满天飞的画面。我们猛盯着画面,只要看到鸡蛋、青菜就剪。没有比这种剪接更痛苦的差事了。剪得少了,鸡蛋、青菜跑出来,剪得多了,戏连不起来,又不能整个画面只剪掉鸡蛋、青菜。
我们唉声叹气,一剪再剪,搞到最后,终于剪无可剪,只好硬着头皮上檔了。只祈求观众不要太过挑剔。
(结果呢?)
观众的眼睛当然是雪亮的啊。一播出那个晚上我们公司立刻就接到许多观众的电话。大部分的人全搞不懂,那个贪官临死之前,脸上头上无缘无故多出来许多黏黏糊糊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我已经笑得抱着肚子了……)
哎,他头上就是有鸡蛋我有什么办法呢?你说我总不能为了鸡蛋连贪官的头也一起剪掉。好歹总得留着个头吧,否则那么大的场面,你说朝廷要砍什么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