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9.2.集体备课的个性化思考
(2014-09-02 07:11:18)
标签:
集体备课个性化思考校园 |
2014.9.2.集体备课的个性化思考
个性化与集体备课似乎是一对矛盾。但是实际上并不矛盾。作为集体备课,逐渐成为流行的一种备课形式。作为集群众智慧为一体的备课形式,提高备课的质量和效果具有个人备课无法比拟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是完美的。因为通过集体备课设计的教案经常显得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所以,集体备课还需再体现个性。
一、基于学情的个性化
从教与学的关系而言,教学设计最根本的受益者还是学生。而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信息接收方式,有的慢、有的快。相对于不同的班级来说,这样的群体差异就更大,这就需要备课者能够根据学情具体对待,尽可能多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个性化的预设。
也就是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要考虑所带班级的学情,再来审视教学方案设计,尽量让集体智慧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否则,再美丽的教学设计,都只能是镜花水月,没有实用性。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要求教师结合自己所带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或长于辩论的,或倾向展示的,或动态生成的,或静态凝思的,或基于朗读的,或着力于写作的,或侧重方法指导的,或立足情感熏陶的个性化设计,让教学预设更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二、基于风格的个性化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有自己的风格。这种风格或个性不仅表现在行事方式上、教育方法上,更表现在课堂教学上。如王崧舟的课堂引经据典,内涵深厚;窦桂梅的课堂以情感人,声泪俱下;于永正的课堂生动活泼,妙趣横生。
不同风格的课堂,来自于不同风格的教学设计。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所以课堂教学要取得好的效果,需要备好课,更需要有自己特色的备课。倘若都只照着集体备课的成果去上课,不注意必要的个性化取舍,不进行必须的独特设计,那么不仅不会有特色课堂的出现,而且教案还有可能会成为束缚教师手脚的镣铐,使教师难以施展自己的个性。因此,教师需要在集体智慧之上,根据自己所长,长于朗读的增添声情并茂的朗读设计,长于讲解的加入热情洋溢的演讲设计,长于写作的补充润物无声的练笔设计等,以个性化的课堂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任何事情都没有完美的,只有需要不断完善的。集体备课也是如此。我们需要借力集体的智慧,更需要进行个性化的取舍或改编,因为适合的才是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