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8.关于校本作业
(2014-01-28 06:50:13)
标签:
校本作业校园 |
2014.1.28.关于校本作业
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一些学校相继推出了校本作业的开发与使用。校本作业倡导老师根据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来独立编写,设计出适合学生的少而精的作业,而不是盲目地照搬练习册和教辅资料。由于对校本作业的认识不够充分,或基于对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缺乏自信,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形成了认为这本练习册不错,那本教辅资料也很好的传统落后的教学思想,不但导致了学生疲于题海战术,自己也经常深陷于作业批阅和讲解的忙碌中。校本作业就是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作业,让学生一步步地提高,最终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校本作业的合理编写呢?
一、校本作业教师自编与精选化
刚开始编写校本作业,老师缺少一定的编写经验,比如知识点的呈现形式,作业模式的设计特点,教学文本的有效体现等等。这都需要参考专业练习册和教辅资料的设计与编写。然而,现今的教辅市场混乱,一些教辅资料东拼西凑,过于粗制滥造,甚至经常出现一些低级错误。如果老师不进行仔细甄别,随意拿来,很容易造成作业布置的低效,让校本作业流于形式。因此,对于一些教辅资料作业,我们需要精选化。
另一方面,我们所挑选的作业内容与形式也许未必能有效地体现教学文本的重难点,这就需要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适当地改编,自编出更适合学生实际的校本作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既掌握了知识,又能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老师的校本作业编写能力才能在不断地思考中得到完善。
二、校本作业教师自编独立化
当老师们掌握并形成了一定的作业自编能力之后,就可以完全脱离练习册和教辅资料,实现校本作业的独立自编。当然,对于一些文本内容的处理,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作业编写观点,这就需要同学科老师之间进行相互交流、相互研讨。在交流和研讨中探寻作业编写的切入点,并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和学生基础水平形成适合的校本作业内容。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校本作业内容允许有所不同,有所侧重。也就是说,此过程中的校本作业编写,对老师自身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老师不但要熟悉教学文本内容,而且要善于学会通过校本作业的编写来达到有效呈现。既要考虑校本作业编写的有效性,又要顾及作业内容的梯度与弹性。只有实现了校本作业的针对性,让每一位学生有所收获和提高,校本作业编写才算得上真正有意义、真正独立化。
三、校本作业学生参与化
事实上,当校本作业实现了教师自编独立化之后,依然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些许不足和缺憾。因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象是学生,只有学生的真实反馈才是进行校本作业编写的最好依据。也就是说,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哪里掌握得好,哪里掌握得不好,才能展开有目的、有目标的校本作业编写。所以,在进行校本作业编写的时候,不要总是站在教师的角度去思考和设计问题,而是要学会观察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学会倾听学生的课后学习呼声。课后,老师可以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问询和了解,或者让每位学生把自己在课堂上没有听懂和模棱两可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老师。然后再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和作业设计编写,这样,才能实现因材施教,因地地制宜,达到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