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兰芳与“兰芳阁”(蚌埠日报2021年05月31日)

(2021-06-03 21:57:16)
刘兰芳与“兰芳阁”(蚌埠日报2021年05月31日)

刘兰芳与“兰芳阁”

李焕俭

   荷月使者上鞍钢,孟冬亮书下榴乡。桓傅故地人争渡,常坟新村车奔忙。梅桥文伞催热泪,万福鞭炮荡心房。若问主人情多重?荆山高来淮水长。这是我国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刘兰芳当年书赠怀远县文化馆原馆长陈德全的七言诗。说起这首诗的来历,刘兰芳情系怀远文化事业之情跃然纸上。

  20世纪80年代初,怀远县文化馆文化中心大楼建设一再搁浅。经多方争取,县财政下拨3万元。这么大的工程,当时少说也得50余万元。3万元,那连个零头也不够啊!时任怀远县文化馆馆长的陈德全辗转反侧,彻夜难眠。陈旧的房舍,拥挤的办公场地,难以满足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渴求。正当老陈为工程拨款愁肠满腹时,收音机中传来了评书演员刘兰芳演说《岳飞传》那雄浑而富有情感的声音。
  馆长,何不请刘兰芳来怀远县义演,将收入款捐给怀远文化馆,解决这燃眉之急?”不知谁为老陈出了这个主意。
  刘兰芳,人家可是全国响当当的人物,岂能来俺这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演出?”有人当头泼了盆冷水。话能增忧愁,亦能解心锁。陈德全思路开阔,不说请刘兰芳还好,一说还正对陈德全的心思。老陈这个人,重事业,讲感情,爱交友,有魄力,会干事。他从报纸杂志等媒体得知:刘兰芳可不是一心向钱看的人,她常到部队、矿山义演,还登门为读者送书……就冲这些,他决定登门试一试。
  1982年夏,怀揣着盖有怀远县政府鲜红大印的信函,陈德全心急火燎地踏上了北上首都北京的火车,一路摸到了国家文化部。接待他的人看了信函,哭笑不得——全国二千多个县,大伙都来北京求援,那还了得,起码也要经过当地省文化厅介绍呀,这事不能办!老陈顾不了这些,东方不亮西方亮,西方不亮还有月娘娘。他按着门牌数,艺术管理局吃了闭门羹,他又寻到了杂技艺术管理处。真是吉人天相,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他碰到了熟人许淑娥。当年,许淑娥作为文化部工作人员参加安徽省文化馆老馆长座谈会,老陈的发言风趣幽默,实话实说,给许淑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人因此成为朋友。寒暄一番过后,陈德全说明来意,许淑娥竹筒倒豆子,把底全透给了他:“请大明星刘兰芳到安徽义演,那可不是件容易事,全国各地排队的不少于一个团。不过能办成此事者非一人莫属,他就是曲艺协会的陶顿。谁的面子也抵不上老陶二指长的条子!”
  原来,刘兰芳的评书《岳飞传》被叫停,是老陶据理力争,为刘兰芳讨回了公道。拿到了老陶的条子,陈德全心花怒放,欣喜若狂。他乘火车赶汽车,马不停蹄地赶到辽宁省鞍山市。可是,晚了一步,刘兰芳出门编剧本去了。这咋办?陈德全一颗火热的心像被人浇了盆冷水,陡然间凉了半截。难道就这样功亏一篑,无功而返?他不能也不会离开鞍山!几天来,与刘兰芳爱子王永年的朝夕相处,老陈百感交集,喜忧参半。王永年是个豪爽青年,在陈德全敬业精神的感召下,他终于吐露实情:妈妈怕人干扰,正躲在本市宾馆写剧本呢。得知这一情况,老陈喜上眉梢,儿子见妈那还不容易?王永年带路来到宾馆,陈德全如愿以偿。刘兰芳捏着老陶的条子仔细掂量:陈德全这五十多岁的小老头,千里迢迢从安徽来鞍山求她图个啥?还不是想在故里怀远留下一处文化中心。如果不帮他一把,我刘兰芳还唱什么英雄,论什么好汉!想到这儿,她话语铿锵:“老陈哎,你是条好汉,你只管放心大胆地回去给怀远人民捎个信,就说我刘兰芳最迟年底到怀远说书,我这话可是铁板钉钉,绝不更改!”
  刘兰芳说到做到,正如本文开头诗中所言的荷月使者上鞍钢,孟冬亮书下榴乡”,当年冬季,她就把说快板的丈夫、说相声的儿子都带来了。十多人的演出队,一个月在怀远11个区演出34,每场观众2万余人,最多达5万人。只要刘兰芳赶大集说《岳飞传》,怀远县乡间集市人山人海。诗中桓傅故地人争渡,常坟新村车奔忙。梅桥文伞催热泪,万福鞭炮荡心房”,说的就是农民赶龙亢、常坟、梅桥、万福等集市听评书的动人场景。34场演出,总收入9万余元,除去捐给各区的费用外,还捐助县文化馆大楼建设资金3万多元。
  3万多元虽说不多,但刘兰芳为建设怀远文化中心义演,引起了省、市、县三级领导的重视。怀远县政府克服重重困难,从财政中挤出资金13.5万元,使文化中心建设有了启动资金。安徽省文化厅也给予有力的支持。社会各界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工程款很快突破20万、25万、30……
  经过一年多的精心施工,一座占地400多平方米的文化中心大楼和可容纳800名观众的榴花剧院,在怀远文昌街拔地而起。大楼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巍峨壮观。榴花剧院为当年一流建筑。省领导亲笔给榴花剧院题写墨宝。登临榴花剧院旁的望淮塔举目远眺,荆涂两山榴林似海,涡淮二水百舸争流;怀远新老两城高楼林立,道路宽阔;涡河座座大桥,像道道彩虹飘落人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