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沧桑庙前村(《蚌埠日报.小南山》2019.7.1)

(2019-07-01 16:32:58)

  

沧桑庙前村(《蚌埠日报.小南山》2019.7.1)
沧桑庙前村(《蚌埠日报.小南山》2019.7.1)

沧桑庙前村(《蚌埠日报.小南山》2019.7.1)

     庙前村,古名成家集,为马城镇辖行政村,坐落在鸡鸣犬吠听蚌埠、凤阳两地的天河梢。说起这里地名来历,还要从元末明初谈起。
  元末战乱,天河两岸,白骨遍野,土地荒芜,人烟稀少。明朝洪武四年,江苏无锡成氏家族,奉旨迁徙该地,建盖茅庐,渔猎耕耘。人口繁衍,村庄扩大,远离集市,成氏族人,于是在此开设集市,曰成家集,即农历“一、三、五、七、九”逢集。为方便天河东岸李王坝、下盘塘及凤阳县的村民赶成家集,成姓族人还在天河梢建了一座三孔石板桥,名曰成家桥,并载入明清时期《怀远县志》。
 

沧桑庙前村(《蚌埠日报.小南山》2019.7.1) 
沧桑庙前村(《蚌埠日报.小南山》2019.7.1)

沧桑庙前村(《蚌埠日报.小南山》2019.7.1)沧桑庙前村(《蚌埠日报.小南山》2019.7.1)
沧桑庙前村(《蚌埠日报.小南山》2019.7.1)

成姓族人始建的集市,靠近天河梢。天河易发洪水,为镇洪水,保平安,当地成姓百姓,在集后建起一座东岳庙。东岳庙坐北面南,前后二进,青砖小瓦,巨木抱柱,雕梁画栋,飞檐翘角,金碧辉煌。第一进五间,中为山门,门额青石镌刻“东岳庙”大字。山门两侧有厨房和藏经阁。第二进三间大殿,分正殿和东、西侧殿。大殿东西,各建廊三间。
 

沧桑庙前村(《蚌埠日报.小南山》2019.7.1)

大殿的正殿,祀东岳大帝。东岳大帝又称泰山神,头戴帝王紫金冠,身穿黄色龙袍,在神台上居高临下,威风凛凛。两侧侍立金童、玉女和黄龙、周继等神像。民间传说,东岳大帝主管世间出生大权。祀东岳大帝,目的是祈求在人死后早放灵魂,投生转世,不受凄苦。大殿的东侧殿,塑文昌帝君造像,左侍天聋,右班地哑。文昌帝君为天上文曲星,主管人间功名利禄,为文人必拜之神。大殿的西侧殿为三官殿,台基上供奉上元一品天官赐福大帝、中元二品地官赦罪大帝、下元三品水官解厄大帝的泥胎彩绘塑像。东廊房神台塑有子孙娘娘、送子娘娘、催生娘娘、痘疹娘娘、眼光菩萨等塑像。西廊房塑笑容可掬的大肚弥勒等塑像。

  东岳庙院内曾有一株两人方能合抱的古椿树。树中有洞,传说当年小和尚朱元璋曾藏在洞中,躲过元军人马追捕。另有一株老枣树,悬挂一口大钟,名曰“勤慧钟”,戏称“秦桧钟”。旧时人们边击钟,边痛骂大奸臣秦桧。
  庙前民风淳朴,民众善良,古往今来,慈善孝行人物,代代传承,层出不穷。旧时成秉轩妻胡氏、成秉权妻黄氏、成秉义妻朱氏孝敬公婆、养育子女的高尚美德受到怀远县衙的表彰其事迹载入清嘉庆《怀远县志·列女传》。
  农历三月二十是东岳庙子孙娘娘生日会期农历三月二十八是东岳老爷生日会期戏班子在东岳庙前搭台唱戏方圆十几二十几里的民众周边的花鼓灯班子,纷纷前来赶会。庙会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这里集市在东岳庙前面,庙宇香火旺、名气较大,久而久之,“成家集”最终被“庙前集”“庙前”取代。1954,淮河发洪水,东岳庙毁于水患。庙宇无存,庙前地名未变,延续至今。
  当年,庙前集市铁匠铺、木匠铺、酒坊、油坊、染坊、杂货店、中药铺、骡马客栈等应有尽有。这里商贾云集,生意兴隆,遐迩闻名。新中国成立后,怀远县马城区曾在这里设庙前乡、庙前公社、庙前村。今庙前行政村辖庙前、小李家、宗家、新庙前、北新、施庄、小成家、后黄等自然庄,村委会驻新庙前村。成、杨两姓为这里大姓。杨姓原籍蒙城,洪武三年避乱迁居怀远,而后再迁居庙前。另外,这里还有李、宗、施、黄、年等姓氏。种植业为庙前支柱产业,实行小麦、水稻轮作。外出务工为村民主要经济来源。
  

沧桑庙前村(《蚌埠日报.小南山》2019.7.1)

19917,淮河流域发生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庙前村被洪水包围,遭受严重洪涝灾害。大水过后,国家为安置灾民拨出专款,在老庙前村西206国道公路东侧,建盖砖瓦房720,形成庙前新村。故这里有“庙前新村”“庙前老村”之说。

 

沧桑庙前村(《蚌埠日报.小南山》2019.7.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