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牙医, 不得不

标签:
牙医婆婆病人医术荷兰海外生活原创休闲杂谈 |
分类: 生活在别处 |

每半年一次例行检查和专业清洗牙齿是很多荷兰人严格遵守的保健常规。用不着自己记着,诊所到时候会发邀请提醒。人们很重视牙齿保健,常听说对某个人的溢美之词是“一口漂亮的牙齿”。
定期看牙医不是我的好习惯。要是牙不疼,没毛病,何苦花时间跑诊所。老欧总是批评我,没有预防意识,不重视。他和他的父母在同一家诊所注册,那牙医从他还是小孩儿时就认识他,做他的牙医快三十年了,熟悉得象朋友。如今老牙医快光荣退休了,把诊所交给女儿接管。老欧就接着在老牙医女儿那儿注册,同样很满意她的医术,毕竟是受过更专业教育和训练的年轻一代。
牙医在荷兰是很受人尊敬的职业,薪酬丰厚,也有社会地位。牙医诊所独立于医院,私人经营,通常一间诊所由几个取得资质的牙医共同执业。人们就近注册就医,要是不满意可以自由选择别的诊所。诊所间的竞争公平,透明,靠的是医术和服务质量。各项诊疗收费有一定的行业标准,如果超额收费,保险公司拒绝偿付超标部分,病人就得自己掏腰包,当然对诊所就有意见,就可能转去别家。所以专业诊所不会冒失去注册病人的风险而乱收费。
我刚来荷兰时,要安排的一堆事项中就包括选定家庭医生(family doctor)和牙医诊所注册并通知保险公司。那时候老欧的牙医诊所注册病人太多,还有很多待注册的病人,一时半会儿排不上队,只能找别家。他的牙医为表示歉意,特意邀我到诊所做一回预检,以确保在找到合适的诊所前我的牙齿没有问题。
就见了一回那慈善的老牙医,非常有经验,也风趣。老牙医说,我就知道有一天他得找个漂亮的外国太太,从小看到“老”嘛。就讲了老欧五岁上学时“追”一个黑人小妹妹的故事。那小妹妹长着一头卷发,眼睛又圆又大,人见人爱,小老欧总是找她一起玩儿。有一天俩人坐在板凳上看画报,小老欧想偷偷地亲小妹妹一口,还举起画报做掩护,不让老师看见,却惹得小姑娘大哭,阴谋未隧。。。这件“风流韵事”后来在婆婆那儿得到证实。他自己却抵赖,说不记得啦!
我的第一个牙医后来是婆婆给介绍的,是她的朋友。
公婆年纪大了,不再有太多的精力打理伺候家里的花园,和我们商量,想把房子卖了改住公寓。通过代理很快找到了买主,是个女牙医。交房时婆婆对着住了多年的房子和她本来心爱的花园禁不住泪水涟涟。女牙医很感动,表示以后会常常请婆婆来家坐坐。一来二去,她们成了朋友。婆婆就推荐我在女牙医的诊所注册。
可是,每次在婆婆那儿见到谈笑风生挺和善的女牙医我就紧张。一想像她给病人拔牙诊治时的情景,就仿佛听得见磨牙钻牙的机器的刺耳噪音,就腮帮子疼,以致和她说话都有点儿结巴。把这和婆婆说了,婆婆忍俊不禁,说你想像力太丰富了吧。。。我只能给她讲了以前一个骨科医生“追”我的事儿。挺好的一个人,约我吃晚饭。可能是因为长时间用电脑,我总是颈椎疼。随口说了,医生便头头是道地分析起人体骨骼结构,骨骼和关节和肌肉和软组织的相互作用,等等,等等。。。结果我听得浑身起鸡皮疙瘩,目瞪口呆,觉得面对的就是一架X光透视仪,晚餐的浪漫和美感顷刻间荡然无存。。。婆婆笑得直不起腰,也理解了我的顾忌,说还是找别的不认识的牙医吧。
。。。。。。。。
想哪儿写哪儿,罗嗦了一堆,都是因为--明天得去见牙医。给逼的,有颗牙疼,呜呜!已经开始紧张了,写出来,放松了一些。祝我好运吧。
(网络卡通)
前一篇:浴或不浴,这是一个问题
后一篇:牙啊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