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八景”今安在
(2013-05-07 07:07:32)
标签:
杂谈 |
耀州山川灵秀,风光旖旎,名山胜水,充耳盈目。经历代文人墨客遴选的“耀州八景”,早有定论。清人郭泌以诗咏之,白纸黑字,历历入目,然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此八景大都成为昨日黄花,“化作云烟飘然逝,黄泉碧落了无痕”了。
昔日,曾举办过“耀县万人游”活动,其目的是为了让人们重识古耀州,引导人们了解自身,认识自身,从而激发热爱和建设故里之情。介于此,很有必要介绍一下“耀州八景”,让今人和古耀州的秀丽风光神连思接。
“漆沮会流”是八景中的第一景。众所周知,耀州古城似条小船,东漆西沮绕城流过,交汇于城南。古时漆沮两河,宛若两条银链,自北向南,终年奔腾不息。沿途绿荫如盖,芳草萋萋。交汇处,涛声贯耳,银浪拍岸。若逢两河涨水,浊浪排空,天摇地动,蔚为壮观。那时,“盈盈两水会中流,如雪芦花铺满洲”。可惜至今,河道干涸,卵石祼露,此景早已名存实亡了。
“锦阳叠翠”,说的是如今“南自岔口官道,北至苏家甸,绵绵十数里”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古时锦阳川,青山隐隐,沮水如带,竹篱掩映,良田沃畴,“锦川石径半倾斜”,“轻盈飞架欲题诗”。难怪康熙年间,知州李铨政暇常游斯地了。
列为第三景的“万佛神钟”更是让人发思古之幽情。史载,后魏孝文帝公主,这位皇宫里的金枝玉叶,不知那根神经短了路,放着玉馐佳肴绫罗绸缎不享用,却一眼瞅准了延昌寺(今铜川新区赵家坡处)这块风水宝地,结庵礼佛,自此青灯黄卷,身影相伴,并手塑万佛,日夜诵经,至虔至诚。遥想当年,此地钟声袅袅,不绝如缕。教人心旌摇曳,顿生庄重肃穆之感,只可惜“万佛今无一佛留”了,唯存古塔一座荒坡数架而已。
其余五景,依次是“泥潭仙乐”、“富官晚照”、“公叶长墓”、“宝鉴祥光”和“太玄古洞”。其中“泥潭仙乐”据说在今泥阳堡漆水处,古时这儿水深莫测,时有蛟龙和神仙出没,是个富有传奇色彩魅力无穷的所在,只可惜如今河水瘦脊干涸肮脏足不可涉了。“富宫”为北宋真宗时耀州同知富言的宫邸,水榭亭台,雕梁画栋,确实还(并)曾风光过一时,今已化为瓦砾,荡然无存了。至于“公叶长墓”,实属古人的虚设空想,更是荒诞不经了。试想,“孔子西行未到秦”,他的乘龙快婿懂得鸟语的公叶长死后焉能葬于耀州?古人对此,早已心存疑窦了。“宝鉴山”、“太玄洞”,不用赘述,今人一眼便可了然。
看来,“耀州八景”,时过境迁,大有重新更替的必要。我们不能再闭着眼睛,为那些今已子虚乌有的东西唱赞美诗了。今斗胆新拟“耀州八景”,愿与邑人商榷,如若以“砖”引出“玉”来,岂不成一美谈。诗曰:
五台隐仙
淡泊名利不羡官,方著千金救危难。
杏林大写第一人,迹隐山林名万年。
香山藏佛
崎峰洞前千山秀,缠峦绕嶂诵经声。
中华名寺胜果院,自有高僧藏其中。
宋塔拂云
一塔耸立自苍茫,青色览尽别有伤。
风流弟子今安在,白云依旧托斜阳。
锦阳叠翠
锦川阡陌任纵横,良田依旧自风流。
是谁泼墨作图画?今人挥毫写春秋。
莲池听蛙
南泉莲池别有天,荷花婷婷水潋滟。
尤喜万里明月夜,蛙声一片报丰年。
平湖映月
粼粼碧波映月明,桨摇画舫水有声。
泽润桑梓一方土,夹岸桃花笑东风。
飞桥凌空
玉龙一条腾长空,身倚漆水壮山城。
喇叭声声仰头看,首尾尽在渺茫中。
花园迎客
层层楼门次第开,金碧妆成似蓬莱。
总统莅耀有居处,疑是仙宫天上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