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少年网瘾大调查(十六)

(2010-12-21 16:03:29)
标签:

健康

网游公司财富的积累,尽是天下父母的血泪

 

□见习记者 喜月霞 记者 蔡建华

  网络游戏繁荣了经济,却害了无数学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对外发布的《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06年,中国网游市场整体规模预计达83.4亿元人民币。

  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2005年底,由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公布的《2005年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显示,当时我国有网瘾的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3.2%。

  两份数据放在一起对比,结论一目了然:网络游戏经济繁荣景象的背后,是数百万学生放弃学业沉迷其中。

  网络游戏商是怎样赚钱的?

  太费钱,是很多游戏玩家对网络游戏,尤其是对网易公司开发出来的网络游戏的切身感受。

  网络游戏的收费方式主要是点卡制,就是用人民币购买游戏出品公司或游戏本身的“点数”,而这些“点数”则与游戏时间和游戏中的虚拟货币相关联。以《梦幻西游》举例说明,1小时的游戏时间,游戏玩家需要花费0.4元人民币。

  网络游戏商除了向玩家售卖游戏时间之外,售卖游戏道具也是他们的赚钱方法之一。因为要想在游戏中取得高人一等的等级或者能力,玩家必定需要好道具。

  游戏中,人民币与虚拟游戏货币的汇率大体为1:100000,也就是说,1元人民币可在游戏中变为10万游戏币。听起来挺实惠,但在《梦幻西游》中,购买高等级的道具、装备、宠物等,玩家动辄就要花上千万游戏币,折合上百元人民币。虽然单靠玩游戏也能赢到一定的游戏币,但“挣”到的游戏币太有限,根本不够买高级装备,用人民币充值“救火”就成了必然。

  15岁的晨晨玩《梦幻西游》有3年时间,平均每天玩1.5个小时,在游戏中也仅仅达到97级,距离150级的满级仍有很长距离。尽管如此,他在游戏中已经花费了1700元左右,更不用说高级的玩家了。晨晨说,每次升级都得靠人民币充值才行。对于不少学生玩家来说,这样一笔开销并不是个小数目,靠日常的零花钱根本难以为继。

  另一款名为《天下贰》的游戏,“费钱”的感觉也很突出。玩家称这款游戏为《箱子贰》,就是因为游戏里有大量的宝箱,玩家需要花钱买开箱子的钥匙。不同宝箱的钥匙有不同的价钱,最便宜的一个0.7元,最贵的一个需要花好几块钱。打开箱子后,玩家就有机会从中得到极品的装备。这很像“刮彩票”,玩家掏钱买彩票(买宝箱钥匙),刮奖(开箱子),验证有没有中奖(看打开的宝箱里有没有宝物)。从宝箱里开到宝物的几率,就跟从彩票中刮到大奖的几率一样小,很少有人能从宝箱中开到极品,所以很容易发生“悲剧”:玩家花了几千块钱买开宝箱的钥匙,结果却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没有开出来。

  除此之外,在《天下贰》中,要想杀死敌人成功升级,就需要精良的装备,玩家除了购买装备之外,也可以选择强化装备,每强化一次,装备的属性就增加一些。属性高了,游戏人物的杀伤力就变强了,就能杀死更多的敌人。值得提醒的是,游戏前期强化一次装备需要花费0.8元,中期强化一次需要8块钱,后期强化一次就得30多块钱。一件装备强化到最高的属性,需要花费三四百块钱。一个游戏人物,身上有数不清的装备,如果让每样装备都强化到属性最高,上上下下需要花几万块钱。

  网络游戏商做的是“无本生意”

  现实生活中的玩家,开发出一种产品之后,要投入生产、销售,是有一定成本的。而网络游戏商开发一种产品之后,投入生产销售就是无本生意。

  举例说明,比如你在现实社会中购买衣服,买一套,销售者就少一套,并且厂家制作的每套衣服都有成本。但网游公司出售的道具却可以被他们任意复制,想要多少,就有多少,是“无本生意”。此外,游戏中的道具或极品装备都是绑定的,网游公司限制玩家之间相互交易,如果你想拥有,必须向网游公司购买。

  也正是因为无本,所以一些新的网络游戏商开始都打着“终身免费”的口号,并且宣称“来玩就送大礼包”、“你敢玩,我就敢送”。

  采访时,一家网吧的老板就主动塞给记者一款名为“中华英雄”的游戏代金券,上面标着“代金券1988元”。不少人就是因为看到有的网络游戏免费,试着去玩,但玩着玩着,玩到游戏深处开始沉迷其中时,就该掏出真金白银了。因为在游戏中,那些不想花钱的玩家很可怜,他们无法与用金钱包装过的游戏角色抗衡,甚至莫名其妙地就被别人宰杀。这种仇恨心理和攀比心理交织,使每个人都愿花钱购买好装备复仇。

  国家有政策 网络游戏商有对策

  中山大学有关心理专家称,网游公司在做一款游戏时,都聘请专业的心理学家指导坐镇,目的就是制出让人在心理上产生依赖的网络游戏。毕竟,玩家上瘾,网络游戏商才会财源滚滚。

  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国家不会坐视不管。国家有关部门曾要求游戏研发、代理公司在游戏中植入防沉迷软件,这个软件要求玩家注册游戏账户必须实名制,要填写身份证号和姓名,软件系统会根据年龄,将玩家纳入成年或未成年范围。未成年玩家在进入游戏两个小时后,游戏角色会进入疲劳状态,在游戏里的收益递减,直到零收益,这时玩家不得不下线。

  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些在技术上具有绝对优势的网游公司,在游戏中可以设定各种情节帮助玩家,尤其是帮助那些未成年玩家。比如,未成年玩家玩够了两个小时,游戏中的角色疲劳了,不能再玩了,这时,游戏会让你参加很简单的“科举考试”,答对了题,角色便由疲劳转为健康,就可以继续玩了。这样,未成年玩家根本受不到防沉迷软件的约束。

  实物玩具监管严格,“虚拟玩具”却没有监管

  国外对游戏有严格的分级制度、审核程序及监管机构,而我国没有,这无疑给了网络游戏商很大的自由。国家对网络游戏这个“虚拟玩具”的监管,远不如对真实玩具规定得严格。

  国家规定,每款实物玩具在上市前,都要接受严格的安全性检测,同时,有关部门每年还会对玩具市场进行检查。同属于“玩具”,国家对网络游戏这个“虚拟玩具”的监管就有很大疏漏。明明它已经严重干扰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相关部门却没有足够重视,更没有明令禁止哪些游戏是“未成年人禁玩”的。

  游戏开发商和运营商投资网络游戏的唯一目的就是赚钱。许多人声讨:“网络游戏公司财富的积累,尽是天下父母的血泪!”

  温馨提示

  《大河健康报》将与陶宏开教授合作,长期致力于“戒除网瘾、素质教育和道德重建”。想帮助孩子戒除网瘾的家长,想学习戒除网瘾方法的社会人士,能够帮助别人戒除网瘾的有识之士,请登录“大河健康网”。亦欢迎从事教育或心理咨询的社会机构与我们合作,请拨打电话13837129722 1513625566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